轰动全城:1000人举牌抗议建廉租屋!大批华人喊NO

超级生活+-

就在前天晚上,华人聚居的万锦市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

超过1000人自发组织来到万锦市政厅附近抗议在14街附近建廉租屋,其中大部分是华人。

他们在市政厅和议员政要激烈辩论,有理有据。他们在Hwy7和Warden街上举牌抗议,井井有序。他们在寒风中当义工,默默出力。

2月4日晚,万锦市政府对位于 5845、5865、5875 和 5933 14th Avenue,占地3.76 公顷(9.3 英亩)土地提交官方规划和分区修订听证会。(回顾:大批华人怒炸抗议!万锦14街要狂建800套廉租屋)

该地块开发商 Remington Group 突然改变了原本建商铺和服务类设施的计划,现在计划建3栋住宅楼,分别为9层、11层和8层。建820套住房单元,预计可容纳3000多新居民,而其中大部分是廉租屋。

消息一出,附近居民炸了,强烈反对这个计划。

据超级生活了解,抗议的居民们表示,建廉租屋的住房项目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和资源问题,包括:医疗,学校,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

在听证会前,居民们组织了三个大群,有几十名义工在方圆2公里内发flyer号召所有反对这个项目的人当晚去抗议。

2月4日晚,超过1000人来到万锦市政厅附近参与这个活动,有的甚至不是当地居民,市中心、旺市、甚至哈密尔顿的华人都纷纷赶来支持。

这场由居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兵分两路。一批在会场外举牌,一批在市政厅和议员政要辩论。一场规模如此庞大的自发活动,组织得井井有序,强有力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场内:拼的是机智脑力。在场外:拼的是体力和抗冻力。

活动的组织者很有头绪,号召大家参与的同时提醒了很多注意事项,包括不要在场内有任何抗议相关言行、肢体动作等。至于在场外,大家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也要求大家理性抗议。

场外:声势浩大,秩序井然

在Warden和Hwy7附近,6点多开始就有人在街边举牌游行。牌子上写着“救救万锦”,“对廉租屋说不”等,现场还有一些其他族裔的居民也来支持抗议。

几百人在知名网红博主“加拿大光头日记”带领下,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抗议者喊着口号,而路过现场的司机,看到震撼的场面也纷纷鸣笛声援。

当晚体感温度-20多度,大批义工从铲雪,布置场地,搭帐篷,支桌椅,安装取暖设备全部安排妥妥当当。后勤组细心准备横幅,牌子,喇叭,暖宝宝等。还有“土狗咖啡”等商家热心赞助,送上各种暖心的热饮和点心。

负责接送的校车女司机,晚上11点多,还在门口微笑地等大家。

有人感叹,“华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照亮了这个寒冷的夜晚。心里好暖!“

还有人表示,“在加拿大生活十几年也没看到这么大规模且有秩序的自发抗议活动。”

场内: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场内听证会,是一场唇枪舌战。居民代表们的发言有理有据。用照片和数据,从教育,医疗,交通,治安和资源等各方面表达了担忧。

还有居民当场对万锦市长提出对于这个项目一系列尖锐和实际的问题。

在居民代表们发言时,场内掌声雷动。这一次,志愿团队中有很多专业人士,包括一些律师为大家出谋献策。10多名策划员纷纷列出了各种意见,会议持续到凌晨12点15分。

这场群策群力,精心组织的抗议集会是一次成功的行动。组织方表示达到了预设的目的:给政府施压,并在听证会官方记录里留下强力的反对意见。以后如果要上法庭,听证会的所有事都可以作为证据。

但听证会只是第一步,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据悉,志愿者团队准备联合Markville、Unionville、Willowdale等地区的抗议组织,共同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

组织者还表示,要让更多人看见华人社区不再是沉默的群体,华人也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自身的权益。

2025年寒冬,这一夜,见证了多伦多人、万锦人、华人们团结的力量。

3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万锦没有工厂,政府对万锦定位是发展信息产业,IBM等公司在万锦,不适合就业,应该在工厂去建廉租房,让困难的吃政府补贴的方便就业,改变命运,不能总靠吃救济维生

  • 游客屏蔽

    要不怎么说华人是阴险的种族,让这些人说说廉住房应该建在哪里?荒山上?

  • 游客屏蔽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游客屏蔽

    有不满,就发声!别像厉害国的奴隶一样活着!那样很容易得癌症的。

  • 游客屏蔽

    想把自己的房子待价而沽

  • 游客屏蔽

    楼下的慷慨,家里是否收留了个把流浪汉?别光说不练,口是心非。白左都是如此康纳税人之慨?

  • 游客屏蔽

    The low income mixed housing should be on the lands there is nobody. Why do those Chinese protest?? They don't want to bring down their house values? They can go back to China. Canada is for every Cana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