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砸10兆“化债”拍板了 人民币出现失望性卖压
美国大选结束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批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化债”措施。
官方将实施高达10兆(万亿)人民币(约1兆3936亿美元)的“置换”计划,预计2028年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将大幅下降,同时强调目前正积极谋画下一步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但市场反应冷淡,人民币昨天出现失望性卖压。
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宏才8日在记者会上指出,为落实“增量政策”要求,国务院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议案,分三年增加6兆元(约8362亿美元)债务限额。
依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举债限额,将由29.52兆元增加到35.52兆元。
随后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提到,今年起中国将连续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兆元。加上上述6兆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兆元。
蓝佛安表示,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人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化债压力大减。
蓝佛安表示,实施“置换”政策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并改善金融资产品质,利好实体经济,“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较轻松的”。
他指出,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85兆元,负债率67.5%,“还有较大举债空间”,但中国财政部将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蓝佛安并透露,目前正在“积极谋画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他宣告将加力推进增量政策相关工作,其中房地产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批准地方政府增加人民币6兆元算,协助地方政府提高举债限额,但分析师认为这项刺激措施还不足以重振经济,市场也反应冷淡,人民币及原物料价格下跌,出现失望性卖压。
人大通过的这笔新增预算,目的是用来替换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因应川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新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庞大,各项建设烂尾就是其中现象;图为山西太原古寨村早年近百栋未盖完的别墅楼群,遭废弃多年。(中新社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