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百万“鸡”出来的孩子,最后竟成了保姆
很多留学生在融入地方和校园后,会开始勤工俭学,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在任何地方,只要你肯努力,总不会过得太差。
保姆,成了一些留学生的当下优选。
一是出于在美国,保姆的需求量大,双职工家庭找人带孩子的比比皆是。
有位留学生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在美国边读书边当保姆的经历。
他在一个印度家庭应聘了保姆,早上送两个小孩去学校,之后自己去上课。
下午两点多下课的时候,刚好可以把看顾的小孩接回家,再带他们吃些点心,做做手工,或者去公园散步,之后等他们的家长差不多就回家了。
在和孩子们交往期间,这位留学生的英语顺带有了大进步。
在美国,保姆这份职业并不会显得低人一等,也会获得相当的尊重。
由于专业是教育学,几年做保姆的经历,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一部分存款。
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留学生去做保姆的例子并不少。
01
2019年,当张晓(音译)前往美国留学时,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不得不打零工来支付大学学费。
24岁的张晓,目前在阿拉巴马州一所大学的本科专业学习设计。
到目前为止,她的父母已经花了150万元人民币来资助她的海外学习和生活费用。
但去年10月,张晓的父母告诉她,他们面临现金流问题,无法再为她提供经济支持。
那时,她还需要再交一个学期的学费,此外还有生活方面的诸多费用,但张的钱只够支付三个月的房租。
没有时间多想,也没有接受父亲让她提前回国的建议,张晓只能尽快赚钱来支付学费和房租。
张晓开始找兼职工作,比如去当保姆或者做些校内工作,但这并不容易。一个月后,她才在另一个州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
“从11月到1月,我每天都要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
“那段时间我很累,没有时间学习。但至少我赚的钱够支付下学期的学费。”
不止在海外,放眼国内,不少年轻人正涌入家政行业。
02
这类年轻人往往有着共同特征: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超强,善于沟通,并且学历不低。
曾经,一位杭州双语硕士的保姆简历在网上引起讨论。高端家政的冰山一角也因此显露。
家长们希望能够雇佣一个给孩子“高质量陪伴”的保姆,弥补自己在教育/养育过程中的缺位。
高昂的薪资吸引了众多“阿姨”,她们纷纷在竞争中递上自己的简历。
别看称谓都是某阿姨,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个个技能满满。
口语流利是基础,考过多种专业技能证书,还有优秀的教育履历——
其中不乏从事早教育儿类工作的留学生。
家政行业的内卷,早就超乎大众的想象。
03
普遍观念认为,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中许多习惯和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比如安全感、人格、感知世界的方式…
雇主们更希望月嫂/保姆发自内心地喜欢小孩子,愿意陪伴小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受雇者身上的“人情味”也很重要。
普遍拥有6个月左右产假的职业女性们,在上班后只能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
孩子的吃穿住行虽没了后顾之忧,却在别的方面引发了新的矛盾。
上一代人的观念中,能把孩子在战火和饥荒里养大就是了不起的事情,而当今时代,日益增长的、对富足精神世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新一代父母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培育,这与上一辈父母之间必然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影响家庭的内部和谐。
此时,一位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成为抚养小孩的绝佳选择。
他们在掌握一系列育儿技能、心理学知识后,根据孩子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启蒙教育,并在必要时扮演“母亲”的角色,给予孩子安全感。
所以说,高知、热爱这份职业、喜欢陪伴小孩长大,才是理想中高级月嫂/保姆的精髓特质。
随着出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人越来越多,海外月嫂保姆市场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这份工作的门槛并不低。
“出国月嫂”、“涉外月嫂”通常要具有5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至少护理过30个产妇和婴儿,同时保持零差评的好口碑,才能有资格出国。
04
高学历人才从事家政行业,因此受到的群嘲一直都没少过。
到底是不是种资源浪费,一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是一条“只图高薪、不思进取”的职业漩涡,高学历人才从事这一行是“大材小用”,行业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也有网友认为,高学历人才从事家政行业,是“家庭教育的实际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显。”
就像之前一直不被看好的收纳师,在刚刚兴起时,也被疯狂吐槽和贬低。
然而一批年轻人顶着社会舆论和巨大压力继续“钻牛角尖”,收纳行业逐渐发展成为阳光产业。
不仅创造了许多工作需求,还培育了一大批“明星收纳师”。
如同社会对全职妈妈的偏见一样。
传统观念中,大多人认为保姆、月嫂的工作内容很简单,“不就是带个孩子嘛?”“不就是做做家务活?”
有过实战经验的网友们却表示,这一行想做到高薪,难度并不比别的行业小。
随着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思想开放、创新大胆的年轻人就像掌舵的水手勇敢扬帆,不停地航行在路上。
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顶尖行业,新兴服务业如临终关怀、住家保姆、收纳整理等等这类未来的阳光产业,如今有更多的机会缺口。
这样的路,大概率会越走越宽。
当然,不鼓励一个原本可以去做科研的人去做月嫂,但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人的偏见才有。
有人是为了短期增加收入,有人是结合专业所学做出的从业选择。
接受所有职业发展的可能,适合自己并能发挥个人所长,就不失为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