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干净许多的温哥华唐人街,你去了么?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星河
前不久笔者带着儿子又去了趟温哥华唐人假,小男孩不爱看纸质书,却专爱用iPad 在网上搜索五花八门的信息和知识,有关历史、地理的不少,所以他还是挺愿意跟我一起逛逛唐人街的。
刚到那里就发现街道比以前干净许多,基本上看不到地上胡乱丢弃的垃圾及肮脏污迹,之前时不时闻到的尿骚味几乎消失不见。虽然在街头还会偶尔碰到一、两个流浪汉模样的人,但真是少很多,乱七八糟的涂鸦也减少了。
正在干净起来的唐人街,让人看着舒心、放心,非常感谢辛苦打扫卫生的志愿者及清洁公司员工。据媒体报道,华人社区警务中心(CCPC)和温哥华国际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会在街道上巡逻,寻找遗落在街上的垃圾。卑诗省曾宣布拨款 220 万加元,以振兴历史悠久,又饱受伤害的唐人街。人们希望唐人街可以成为一个欢迎任何人前来参观的地方,对于在这里工作、居住的人来说也干净、安全、舒适。
小儿子看到了“上海巷”及“陶黄彦斌径”的标记,就好奇这是什么地方,赶快拐了进去。网上资料显示,这里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小社区,巷子两旁有26间店铺,当年著名的“醒侨戏院”就建在这里,孙中山在戏院发表过演讲。而陶黄彦斌曾经是中侨互助会的行政总监,在服务新移民、建立与管理精神残障人士护理康复设施,及促成环境再造中心方面均作出过杰出贡献。
我们沿着干净的小巷街道,来到著名的唐人街编钟景点。此编钟是广州市于2001年赠送给温哥华的,为重达一吨的仿西汉铜编钟。编钟附近放置着介绍唐人街历史人物、事件的文字牌,小儿子十分感兴趣地看着,找到了他认识的孙中山,又问那位正在投票的老人是谁。
笔者赶紧抓紧时间给他讲述历史知识,投票者是温金有 (Won Alexander Cumyow),他是加拿大史上第一位出生的华裔,也是最早在加拿大行使投票权的华人之一。还有笔者非常尊敬的曾经的温哥华非官方市长叶生(Yip Sang),他在加拿大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担任过太平洋铁路监工,也创建了华埠最大的公司“永生号”(Wing Sang),还帮助过不少华人。七月一日开放的加拿大华裔博物馆所在地就是叶生于1889年建立的永生号大楼,唐人街最古老的建筑。博物馆开放后,笔者肯定要带着孩子亲自体验,去了解更多唐人街的故事。
离开上海巷,笔者带着孩子与一位关心唐人街的华人朋友在新城饼家见面。正是中午时分,店里的顾客非常多,各个族裔的人都有,有的坐在里面桌椅处吃饭,有的站在进口处排队。唐人街逐渐恢复的烟火气看了让人十分开心,希望有更多顾客前来光顾这些坚守在唐人街的小店,几年来艰难挺过疫情、种族歧视和涂鸦破坏的店主真是不容易!
我们沿着街道慢慢逛,去看了最新正式开张的大众食堂,善谈的女老板正接受英文媒体采访,便宜又实惠的饭菜吸引了不少食客。一旁售卖珠宝、玉器、礼品、摆设的店铺里,精致漂亮有中国风情、历史风味的好东西真不少,看得让人非常动心,给儿子买了一盒秦始皇兵马俑的仿制小雕塑。
朋友在逛的过程中,时不时给我们指出一些新建的楼房,与旁边的建筑显得风格不同,比较突兀。其中一家新建楼房的一侧画有老子画像,奇怪的是画像在相邻房子的房顶旁墙壁上。隐蔽的位置让人很难看到,除非游客特意去找。据称,老子画像本来是在新楼建立前的一处古旧建筑墙壁上,但是遗憾的是,画像和旧建筑一起被拆除,最后只得重新画在如今令人尴尬的地方,然而能够起到多少补救的作用?一声叹息!
笔者以为,为了不让更多令人遗憾、叹息的事情发生,对唐人街来说,保护历史文化十分重要,并且在人们的努力及出谋划策之下,并不会影响唐人街的发展,而是助力。地方和人一样,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人。我们去唐人街,是为了看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景物,购买有中华传统风情的用品,品尝华人风味的特色食品,而不是去看与其他地方一样的现代化楼房。
最后我们来到了唐人街的华裔先侨纪念碑,笔者和孩子在雕塑前合影留念。不知道小儿子长大后,纪念碑及周围的景物是否还和如今一样。旁边空地正是目前存在争议的Keefer街105号拟建9层高大楼项目,反对者认为该建筑距离纪念碑非常近,破坏历史文化,对纪念碑极不尊重。空地围栏上挂着大楼设计图,有人在上面涂了鸦。
这栋现代化大楼到底在唐人街此处建还是不建,不仅仅是大楼本身那么简单,关乎唐人街的历史文化,以及纪念碑缅怀的令人尊敬的华裔铁路工人和二战老兵。
(本文图片除特标外皆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