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染:众多华人发热+喉咙痛 比之前更严重?
最近生活菌身边很多人开始了第二轮重复感染:又阳了!随着新的和高度传染性的 XBB.1.16 或 SARS-CoV-2 病毒的“Arcturus”变种席卷全球,加拿大其他国家一样,又要开始重新应对 COVID-19 大流行的新的挑战。
几个省份最近经历了COVID-19 住院和死亡人数的上升。在截至 5月12日的一周内,曼省发生了 41例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治疗,比前一周增加了16例。ICU入院人数也增加到11人,其中两人死于该病。
在同一周,新斯科舍省报告了8例COVID-19 死亡病例。XBB.1.16是BA.2.10.1和BA.2.75 变体的组合,并且在其刺突蛋白上具有额外的突变。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种突变可能会增加传染性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到4月中旬,新变种将至少占安省所有新感染病例的三分之一。安省在5月中旬,已有16人死于 COVID,尽管住院人数低于2022年6月创下的低点。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表明,针对冠状病毒的集体保护进一步削弱,这将导致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增加。
加拿大绝大多数医疗保健机构都取消了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口罩强制要求。这包括医院和社区诊所。与此同时,来自省会城市及其卫生当局的公共信息让个人有责任戴口罩,实际上将感染 COVID-19 的责任推给了个人,而不是旨在感染全体人口的资本主义公共卫生政策。
如何有效抵抗二次中招?
针对大家关心的“反复感染”“感染加重”等热门话题,感染科专家进行了解答。
1.什么是“新冠二次感染”?
通常来讲,新冠二次感染(再次感染)是指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之后又再次被感染的情况。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以下简称奥密克戎),会导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仍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2.为什么会出现“二次感染”?
专家指出,出现二次感染或者重复感染,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
自体原因
比如,距离上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过长(超过半年甚至一年),身体内的抗体含量持续下降;又或者是上一次感染属于轻症或无症状,体内产生的抗体含量相对较少;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系统有疾病,也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病毒原因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很快,以此轮奥密克戎为例,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在感染了奥密克戎某个亚型之后,仍有可能感染奥密克戎的另一种毒株。
今年四月份,西班牙一名医护人员在短短20天内二次感染新冠(不同毒株),这被认为是新冠暴发以来两次感染时间间隔最短的一次。
3.“二次感染”和“复阳”如何区分?
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核酸转阴后,再次核酸仍可能是阳性,这类情况到底属于二次感染还是复阳,有两个判断指标:
看时间
在感染初期,确诊者出现复阳机会较高,一般来说,感染后首3个月的复阳机会最高,大概有1%至2%的可能性。
看病毒量(病毒量越低,CT值越高)
就复阳的案例来说,患者的病毒量都比较低,大部分患者的CT值均为35以上。而二次感染的患者,病毒量相对较高,CT值低于35。
4.感染康复后抗体能维持多久?
感染新冠病毒后,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一般可持续半年以上。
免疫时间预计将持续至少90天。
专家认为,一般人距离上次确诊的时间少于3个月,出现二次感染的几率比较低。但不排除一些年老、体弱、重病患者,均有在3个月内出现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不排除在短时间内感染新型变异毒株的情况。
5.“二次感染”的症状会更严重吗?
关于二次感染的症状,国外有过两组研究数据:
一组来自前文提及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指出,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前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明显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另一组来自《自然医学杂志》。研究表明,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6.哪些人更容易反复感染?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差的人群。这几类人群不仅容易反复感染,还有可能出现重症风险。
目前,接种疫苗、佩戴口罩、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以及尽量避免处于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室内空间,仍是防止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增加营养,尤其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再次感染的风险,以及感染后的症状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包括变异体的变化、疫苗接种情况和既往的身体基础情况等。
大家出门还是戴口罩吧~毕竟发烧、喉咙刺痛额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