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每天吵个不停,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熙妈

  早上起来,随手打开微信喵一眼,发现温村一个我很喜欢呆着的群里因为战争立场的问题辩论的热火朝天了,看语气大有朝着不愉快发展的势头。熟悉我的人给予我比较多的一个评价就是:温和。我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沟通时比较容易从别人角度想一想,所以我不太适合辩驳别人,因为人家讲几句我就觉得也是蛮有道理的,从他的立场来看。这事往好了说,叫和平主义者,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交换意见。往不好了说,就叫做“怂”,总是怕伤了和气,引起事端。因而,我就很是佩服一些社交群里的人,他们大刀阔斧,口诛笔伐,勇往直前,凡是不同意见者一律杀无赦,有的前三板骂不过就直奔下三路,国骂信手拈来,让我等怂人目瞪口呆,只有瑟瑟发抖的份。

  这类猛人存在于各种群,可以参与辩论任何话题,从明星的私生活到大国博弈,就没有他们不懂的,那叫一个通古博今啊。他们时而站在道德制高点,时而手执价值观唯一标尺,用的都是最绝对的词汇,喷的是最炽烈的火苗,烧的对方体无完肤,还要喋喋不休追穷寇。

  作为潜在水底偶尔冒个小泡的吃瓜群众的一分子,我也禁不住琢磨,这到底是在争啥呢?我们又是为了什么总是要驳斥别人?

群里每天吵个不停,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有认知差异,这是基本事实。那么,有的人呢,他就是要征服别人,也许是基因使然,但更多来自自身的过往教育、阅历、修养等综合沉淀的因素。他们中的有些人在与人争论时,基本不听对方在说什么,只是像剥洋葱一样把自己的观点一层层展示,而且因为群里有看客,更让他们兴奋于自己的博学与口才,基本上走的是PPT展示路线。还有的是走所谓逻辑思维,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能万变不离其中地运用逻辑学中的技能进行一一回旋应对。有的甚是高明,偷换个概念,做点八杆子打不着的类比,你别说,常常把对方绕的不知不觉忘了话题的起点。这一类可以说是走的回旋镖路线。也有的不能叫辩论,他就不停呵斥对方,甚至冷不丁扣个帽子,比如你是不是在给某某某递刀子啊之类的,这个有点吓人,走的是九阴白骨爪路线,比较阴森。至于那些野派的,连辩论的边都没摸到,满屏的“SB”“CNM”,在江湖上都没名称,姑且算作踢裆派吧。踢裆派多见于人员构成比较杂且大多匿名入群的情况。

  当辩论以不同形式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时,因为大家门派不同,修为不等,不免就会出现伤害事件,尤其是在一些同学群里。俗话常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有的人非常看重同学情谊,被伤害的机率就增大数倍。因为一个公共事件,本来一起度过青葱少年岁月的一群人起了争执,各执己见,不欢而散。不甘心者就找几个在辩论时偶有帮衬的同学,另拉一个山头继续刚才的话题,至少出口恶气,找回点场子。其实,同学同学,就是共同求学。大家因为机缘巧合同时间来到同一个教室共度了一段学习时光,这段时光或美好或烦恼。在这段时光里,大家交流的无非是学业进步与否,教导主任是否严厉,隔壁的小姐姐小哥哥是否多看了我一眼,这些似乎都与三观不大相干。但随着生命之河往前流淌,我们沿途又会遇到很多令人愉快的小伙伴。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成年时找到的伙伴更是三观的定夺,三观一致者相谈甚欢,不一致者则敬而远之。

群里每天吵个不停,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则寓言说有人从远路到峨眉山请教一位得道高僧,向他请教快乐的秘诀。高僧说:永远不要和愚者争论。这个人很不满意这个答案,说:大师,我不同意你说的这一点就算秘诀了。高僧笑呵呵的说:是的,你说的很对!

  成年人的三观既已形成,除非人生有重大事件发生,否则很难轻易改变。人生苦短,我们自己管理自己都还不容易,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积累、反思,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为什么要去花时间说服一个你根本改变不了任何想法的人呢?

群里每天吵个不停,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哲学家叔本华说,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尽管你是出于好心。世界纷繁芜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这认识也是每个人所有阅历与见识的集合。大家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某些话题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当然如果三观大不同就更没必要花时间费口舌,毕竟生命是有限的,把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才是产出比最高的。如果我们能接受差异,甚至从不同观点中吸收到一些有益的东西那就更妙了。

  只要不是出于恶意攻击,各抒己见并不可怕,最怕是对一个话题一个事件没人说话,寂静一片,那才是真的有麻烦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