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人节的误会 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猪头凯凯

  移民越久,我越觉得自己以前对于加拿大和西方国家的了解,远不如一个初生的婴儿——

  因为,婴儿的认知为“零”——而我以前的各种认知里,错误的远远多于正确的,只能算是个“负数”。

  比如——移民前的我,其实连 “情人节”都压根儿没整明白。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一、那个长久的“交流障碍”

  刚过去没多久的“情人节”,这些天还一直还徘徊在我的心里,因为它的“出现”,似乎为这几年里让我一直觉得不大好解释的一种“交流障碍”、提供了一个十分简单、直观、而且很有知名度、也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说起这个“交流障碍”,不知道各位移民朋友有没有同感,就是每当要和远在中国的亲朋好友说起加拿大社会的方方面面时,总会面对一个困难——由于中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之间、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完全不同,任何话题似乎都很难说清楚,甚至很难“不误导”别人。

  比如过去这两年多里,无论是父母至亲出于殷殷关切、或是同学朋友出于好奇求证,都经常问起的加拿大新冠防疫政策,我每次遇到这个话题,要么是能躲就躲、要么是一句“很好,没事儿,放心吧!”然后赶紧换频道——

  原因可能很多移民朋友都能“秒懂”:这个话题要讲的“至少不误导别人”,要介绍的中加两国差异实在太多、任务太艰巨了——

  “平时看病本来就不去医院……”这个要讲多久先不说、随便一跑题又能扯多远?

  “联邦和省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这个又要讲多久?随便一“歪楼”谁知道又会扯出一堆什么议论?

  “为什么不封锁小区……”这个话题可能要从“这里没有咱们那种小区”、或者“因为到处都没有围墙、所以不存在出入口”等等这些最最基本的“建筑陈设”说起?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造成这个“交流障碍”的原因其实很明显——任何一个社会话题,如果离开了自己所深深根植的社会大背景、而被听众“代入”到另一种社会环境里去的话,就象是开在自己原本那一株植物上的花朵被“强行嫁接”去了别的植物身上,结果只能是“别扭”以及“变味儿”。

  比如日常被中国的亲朋好友问得最多的教育、福利、薪资、医疗等等任何一个话题,如果不介绍社会背景的话,势必会给身处于中国社会背景的亲朋好友造成“误导”。

  可是如果真去介绍社会背景呢?

  那必然是象《一句顶一万句》里说的那样“一件事里绕着另一件事”、“为了说一件事往往要扯出八件事”——不仅说的人很累,而且听的人恐怕也云里雾里、早早放弃了。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如果单单是顶着这个“交流障碍”也就算了——难就难在,你以为需要给别人讲述一大堆“社会背景”,而别人会觉得“需要讲那么多背景吗?”

  这种自信,我表示可以理解——自从互联网让所有人都感慨“现在资讯多发达啊!”之后,人们对于其他国家(不管是中国对加拿大,还是加拿大对中国)社会环境所“以为”出来的那个画面,就在各种碎片信息的积累之下、变得越来越“信心十足”。

  特别是近两年——几乎和疫情同步“蔓延”起来的,是诸如短视频等等各种素材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巨量传播,不仅传播渠道越来越个人化、而且编辑剪辑手段越来越丰富简便,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呈现出爆炸一般的发展和传播。

  于是,这就让人们对自己“以为”出来的另一个国家自信地进行“完善”和“塑造”,而且感觉越来越真实可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判断和评价。

  可实际上呢?

  我很想说——这种“以为”,真的跟真实情况“差的很远”。

  原因还是前面说的,缺乏对社会背景最基本的认知和了解,离开了背景,知道的越多、可能错的就越远。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可是,这种“以为”跟真实情况的差距,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例子的话,又是跟别人一两句话不容易说清楚的——或者说还没等说清楚、就很可能已经说到别处去了。

  终于,我忽然发现,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二月中旬、一年一度的“情人节”。

  这个例子之所以好,不仅因为简单、直接,特别是——这是一个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几十年就被中国人所熟知的概念,也是大家觉得最简单、最熟悉的关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元素。

  二、连“情人节”都是个误会?

  其实,在我移民之前,要说起我对加拿大等等一些西方国家的了解,“情人节”真的排不上号——因为这大概是在中国社会里,对于西方国家的诸多元素中,最早被了解、也是最为“尽人皆知”的概念之一吧?

  所以说,知道“情人节”这个连楼下大爷大妈都知道的东西,不仅不能代表任何难度系数和知识储备,甚至是羞于提起的“小儿科”。

  可是,就是这个连入门级别都算不上的概念,我没想到——自己居然其实理解错了!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当我在加拿大“迎来”第一个“情人节”时,我没想到这会是一个跟我也有关系、甚至跟涂涂(我们的儿子)也有关系的节日!

  因为按照我对“情人节”的固有理解,唯一能跟我扯上边儿的人就是涂涂妈了。

  而能跟七八岁的涂涂扯上边儿的,我觉得应该还没有吧——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在那一天,邻居们之间、以及邻居们的家人之间居然也会互道祝福和节日快乐,这让我有点儿懵圈儿——因为按照我对情人节的理解,不管感情真挚纯粹与否,这至少应该是适龄异性之间表达爱慕的节日,怎么会发生在邻居和家人之间?

  可他们看上去并不像是在开“那种”玩笑啊——更别说,我刚到加拿大几个月,就发现他们大部分人比我移民之前想象得要传统和保守得多。

  直到涂涂回家,向我和涂涂妈大大方方地甩下一句“Happy Valentine's Day" (中文课翻译为“情人节快乐”),我和涂涂妈才跟发现新大陆一样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个节日的,在学校教的吗?”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是啊!”涂涂一边放下书包、一边准备去找他的iPad。

  “你们这么小,也过这个节日?”我和涂涂妈拽住涂涂好奇地问。

  “对啊——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们都互相用这个问候节日快乐啊……”涂涂估计是学着他的某个同学那样摊开双手,好奇地看着我俩。

  我和涂涂妈松开涂涂,然后我俩互相看着,我们的眼神里都在诉说着同一句话——“原来咱们过去连这个也理解错了……(请注意这个‘也’字)”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节日,是大家都可以互相表达一种友爱、友好、关爱的节日。

  而我们以前以为的,原来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这就是现在的我为什么经常说——我以前对加拿大的了解,还不如涂涂甚至一个婴儿,因为我知道的都是错的,还不如涂涂那样什么都不知道、从零开始。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而等涂涂到了小学的最后一年,他在“情人节”那天拿回来的所有同学们之间互相赠送的手写卡片,我和涂涂妈才在一大堆洁白的纸片和稚嫩的笔迹面前,看到了Valentine's Day真正的、那番更加广泛和博大的真挚爱意。

  三、还有多少误会?

  关于“情人节”的故事讲完了。

  我之所以说这是个讲述“交流障碍”的绝好例子,是因为——如果象情人节这样一个我曾经认为我们懂得最早、也被最多人熟知的西方概念,都是一个误会的话……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多少我曾经不知道的误会?

  好了,请大家根据我和涂涂妈那句“原来咱们过去连这个也理解错了……”里面的那个“也”字,尽情地联想我们以前的概念已经被证明“错”了多少次——大胆地,不留情面的联想。

  没错——基本上没有完全正确的概念。

  我不知道至今为止,还有多少人并不知道“情人节”在加拿大的真正含义——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不移民,肯定是不知道的。

  但是,如果允许以我之前的“认知”来代表我周围大部分亲朋好友的话,我相信有很多人和以前的我一样,对所有这些基本的社会背景元素和文化,基本是一无所知。

  而且——不仅不知道自己其实“一无所知”,还会“以为”自己“知道很多”,而且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错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一句话——如果倒过来,讲述加拿大人对中国的了解,也一样有这个现象。

  移民几年下来,就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以前越来越多的“其实”并不知道,所以让我们和远在中国的亲朋还有说起加拿大的时候,感觉到本文开头提到的“交流障碍”——

  比如朋友问我“涂涂他们小学用的是统一教材还是学校教材?”——我只能先告诉他“涂涂他们一直没有教材和课本儿……”

  比如朋友问我“涂涂他们一个班多少个孩子?”——我必须先和他解释“他们每个班的教室里,是两个年级的孩子混合在一起”;

  比如朋友问我“涂涂他们小学开多少门课?”——我得跟他说“多少门课我还真说不好、反正每个班里只有一个老师和一个助手”;

  比如朋友问我收入的话,我除了告诉他时薪之外还要紧接着提醒他周六周日不上班是没有工资的,以及每年还要有一个在中国压根没听说过的“报税”;

  比如朋友问我加拿大去医院看病是不是免费——我可能要和他解释“看病不是去医院”、“去医院是免费,但那是一个涉及MSP的保险”、“去看牙医不免费但是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福利报销比例”、以及“看病不花钱但是买药要花钱(同样涉及企业福利)”等等诸多一系列话题。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结语:大象和桌子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以至于我有一天发了个朋友圈,说了一下这种感觉。

  如果中国是一头大象,然后你可能听到很多人描述加拿大的时候会有很多说法,比如——

  “加拿大很懒,你不推他的话,他永远一动也不动……”

  “加拿大很干净,永远不产生废气和粪便……”

  “加拿大很安静,永远不会发出声音、也不会碰坏别的东西……”

  “加拿大没有灵活的长鼻子,也根本不会干活……”

  “加拿大很省心,永远不需要喂食和喂水……”

  “加拿大很没有一丝活力,永远不会长大长高……”

  “加拿大不仅没有象牙,而且没有尾巴……”

  ……

从“情人节”的中国式误会,到很难跟家人言说的加拿大抗疫

  如果有人问我——“这上面说的加拿大,都对吗?”

  “都对。”——我会这样回答。

  “那加拿大究竟是个好大象还是个坏大象?没有长鼻子和象牙,难道是个怪物?”

  “这个,没法说……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说。

  “没法说?”

  “因为……因为——加拿大,其实并不是一头大象,而只是一张桌子。”

  (为了避嫌避争议,再多强调一句吧——我这是拿中国人看加拿大来讲述,反过来让加拿大人看中国的话,这个现象也一样存在。)

136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加拿大抗疫就是分裂民众, 政府获得更大的权利搞腐败和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