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拿大总理也来祝你春节快乐……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朋友转发了一个视频,总理贾斯汀 特鲁多在镜头里精神抖擞,向全加拿大的中国人送出了新春致辞。“新年快乐!” 短短的四个字,普通话和粤语无缝切换,“小土豆”经过多年的训练,中文发音已经越来越标准。
在文化多元的加拿大,很多人可能会说,向少数族裔推送节日祝词,是政治需要,是作为政府总理本身的职责要求。但不得不说,看到如此郑重其事的真诚祝愿,听到一国之首公开肯定华人对加拿大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作为众多旅加华人的一份子,我的心底有暖意流淌。
因为疫情的原因,特鲁多持续几年通过视频送出了新春祝福。随着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流行,我相信这样的祝福通过朋友圈层层传递和转发,应该能抵达更多的华人居民。而搁几年前,特鲁多更是深入华人社区,亲自送慰问,派红包,展现亲民形象的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对华人社区的重视和尊重。这样的新闻出现在报纸和公众号上,仿佛也只是发生在昨天。
即使在号称移民大国的美国,总统亲自送慰问到华人圈,似乎也没有发生过吧?两相比较,可见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而中国的春节文化和习俗,也早已潜移默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除了将这特殊的一天变成法定假日以外,农历春节在加拿大,早已深深地印在各族裔人民的心中了。
毕竟,中国人每逢新春佳节所迸发的热情,在购物、娱乐上所体现的惊人的消费能力,都足以影响加拿大的整体经济。
移民到加拿大,入乡随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说英语,吃西餐,被有意引导也好,自己主动靠拢也罢,我们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向欧美人主导的“主流文化”看齐。
不过,作为“文明古国”出来的人,我们自有一套从小熟捻的规范和习俗。更不以人的意志轻易为转移的,则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带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表现在各个中国特色的节日上面。
本身就是由移民组成的加拿大,在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方面,自然是体现了极大的随和包容。再加上华人几代人的努力和执着,本地西人对待中国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节日,早已是坦然而快乐地接受。其中有力的载体,则是五花八门的中华美食,和各种民间庆祝活动。
每逢中国春节,平时寂静的唐人街就会瞬间热闹起来。街头的舞狮队伍,分分钟吸引路人的眼球,很多西人也乐享其中。各大商场,华人社团发起组织的贺新春活动,也能聚拢很多人气,将春节这个概念高调地宣扬到四面八方。
所以并不是说,移民加拿大,就只是一味地入乡随俗。西人向华人倾斜和妥协的,比比皆是。
回忆我定居大温的短短几年,发现中西文化的交融杂糅还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最先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本地的房地产业。我们都知道,出于宗教、历史、语言、文化等种种原因,每个民族或国家都会有自己刻意避讳的东西。
虽然在国内时早已见怪不怪,但直到来了温哥华,我才体会到,香港人对数字是如此的讲究,以至于“连累”了整个大温地区地产的销售。
大温地区的地产商又怎会不知,“4”是很不受中国人待见的一个数字。所以,本地早些年间开发的楼盘,大楼都是“跳”着长的,凡带“4”的楼层都被刻意省略了。因为潜在买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讨彩头,讲“运气”,对数字敏感的中国人,地产商自然要投其所好。
香港人还把卖“楼花”的概念带到了加拿大,并搞得风生水起。如今,预售公寓和城市屋楼花已经是地产界普遍的商业行为。为此滋生的很多法律问题,比如牵涉到炒楼、交易税,又倒逼着政府和监管机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前,本地西人给人印象就是“傻乎乎”的,买卖房屋说一个总价就可以了。香港人商业头脑发达,再加上预售楼花时,需要有亮点,还要配合买楼人的习惯,所以,每平方尺的单价多少,已然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售楼文件中不可或缺的说明。
少数族裔的文化通过经济层面进行渗透,进而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转变,谁会事先想得到。
其次是曾经引起争议的中文标牌。生活在华人占总人口半数的列治文,大街小巷到处是中文的标识。来到华人聚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不懂中文的人大概会迷路。大大的方块字,显得突出又招摇,明显抢了英文字母的风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文标牌,华人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又方便了多少依亲过来的老人家。在我看来,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标牌上同时列出英文和中文,至于哪个为主,哪个为次,相信宽容的加拿大人不应该对此锱铢必较吧。
如今看来,这个曾经有争议的话题,早已在市府的默许和妥协之下变得不是问题。不管华人西人,在促进社区的长远发展之下,都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也自然达成了巧妙的默契和平衡。
放到生活细节方面,中华文化,更确切地说,东方文化,早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我只以我有限的生活半径,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很多本地人喜欢中国菜,尽管他们口中的中国菜,离我们口中的,味道可能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儿的西人,如果还不会用筷子,只能招来同伴们诧异的眼光。毕竟,吃日式炒面,越南米粉,中国的咕咾肉,刀叉又怎么会比筷子好使。
我曾见过同事的纹身,是一个大大的“幸”字。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代表着“幸福、幸运”的意思。不知道他是否真的了解其中的含义,但对汉字的好奇和接受,是毋庸置疑的。
我碰到过年过八旬的老人,热情地用中文和我打招呼,会且只会说,“泥豪喔”,然后就自动切换回英语了。你可以吐槽他水平差,但不能质疑他因此想要传达的友善和诚意。
疫情绵延不休,世界陷入无限循环模式。常有激进分子对中国人口出污言,或做出仇恨之举。可我身边的西人朋友,无人对我侧目。最“过分”的事,是在圣诞party上,有位朋友怀揣着一颗明晃晃的八卦心,向我打听,“哎,那你知道现在中国什么情况了吗”。然后我们彼此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那一刻,我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特鲁多口中的“水虎” (water tiger)年转眼就要来临。在这个对我们华人无比重要的日子里,感受着周边人传递的友爱和热情,收到他们的祝福和吉祥话儿,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让我们暂且忘记疫情带来的烦恼,在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依然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新年,也将虎虎生气带给身边的每一位,让其他族裔的朋友们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用美食,用春联,还有欢歌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