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这个“女间谍”的性感,别人学不来

外滩TheBund+-

拒演了007的巩俐

在娄烨的新片里演了个女间谍

20年前,你问中国最厉害的女演员是谁,90%的人会说巩俐。

20年后,你再问中国最厉害的女演员是谁,这个答案八成还是她。

哪怕期间巩俐并不高产,甚至没再出超越过往作品的神作。

但她是巩俐啊!哪怕随便演一演大家也买账。毕竟她随便一下,就甩开其他演员两百亩高粱地。


昨天上映的《兰心大剧院》无疑是近年来巩俐最受影迷期待的作品——导演娄烨,女演员巩俐演“女演员”,提名金狮奖,还有一堆老帅哥:赵又廷、小田切让、格雷戈里、汤姆·拉斯齐哈......随你怎么拉郎,管够。

实在要嗑巩俐和娄烨,也不是不行。


不过实在管不了男人是谁,巩俐出现在那里,我脑子里已经开始循环:姐就是女王。

来上海办《兰心大剧院》的首映礼,她黑裙子黑丝袜黑色高筒靴,手上、耳朵上都是银光闪闪的卡地亚。微微笑着坐在沙发上,像是大发善心从手指缝里漏了点钞票资助身旁两个穷书生(娄烨、王传君)的女王。


女王很给穷书生面子,“这个角色,有点百年不遇。我拍过30多部电影,还没演过这样的角色。”

01

邦女郎之外的

另一种女间谍

巩俐的女王行为,要从接戏说起。

早年007系列找她出演,她拒绝。理由是,“我觉得剧本,人物太简单了,让我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

007诶!哪个女演员不向往和西装帅哥一起跳到赌桌上双枪bangbangbang呢。

但女王不想。十多年后,她在娄烨的电影里呈现了另一种女间谍:黑白,湿漉,狼狈,混乱,以及不合时宜的、同生共死的纯情。

以下内容涉及《兰心大剧院》剧透


1941年12月,日本军队全面入侵上海,只剩下小部分租界,被称为孤岛。

就在这个时间,知名演员于堇(巩俐饰)大张旗鼓地回到了这座危机中的城市。有人猜测她是为了救被汪伪政府囚禁的前夫而来;有人觉得她是为了演导演谭呐的舞台剧回来的,他俩是老情人;还有一种可能,她带了一个秘密任务归来......

这三种身份徐徐展开,又互相重迭,就像巩俐自己说的,“人物的丰富性非常高。她的复杂性很吸引我,神秘感也让我很着迷。“


三面巩俐,让人意犹未尽。

感谢巩俐,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赵又廷的帅。在满嘴谎话的女间谍于堇面前,搞艺术的中年男导演变成奶狗,被骗得心甘情愿。

尤其是巩俐摸他的脸,说起自己之前不告而别,问他,“我是不是打扰你了,之前。”

不知道赵又廷是演技进步还是那一刻情感上突然对不起高圆圆,简直懵懂得让人想偷笑。


不过这样和煦的桥段太少。回归真实的间谍身份,巩俐理智、沉着、复杂、泠冽,黑白画面放大了她的性感,沉积了她的稳重,还有一缕不该属于间谍的纯情。

就是这一缕纯情,让她和近年银幕上所有女间谍都不同。她没有宣言、理想,想放弃这个身份,告诉养父这是她最后一次完成任务;和别有用心接近她的女特工在虚与委蛇间发展出真情;明明完成任务就可以逃生,但她选择了回头去找情人.....


好喜欢最后的巩俐,每个表情、动作都有意义。

中了枪,整个人都在抖,哪怕只是黑白都看得出她面色的凄凄惨惨。眼见爱人和歹人拉拉扯扯,预测得到没有好结局,还是下车,艰难地穿上大衣,奔赴生命里最后一场浪漫。

02

《兰心大剧院》好看吗?

你要问《兰心大剧院》好看吗?豆瓣7.2分,对娄烨来说平平,作为商业片还不错。

它拥有一切谍战片必备的元素,以及艺术电影一般不具备的强叙事性。

没有太多故弄玄虚的东西,故事就是故事,人物就是人物,这也符合娄烨一贯的风格——他作品的艺术性是透明的,一层一层漏下去,不光你能漏到第几层,都欢迎你来。


但同时《兰心大剧院》是有门槛的,转型商业片并没有降低娄烨的水准。

模拟老电影的黑白,给当时的上海盖上了一层朦胧、迷幻的面纱。但同时黑白也加剧了电影的肃穆,紧张和温和彼此拉锯,尤其是后半部分,让人不禁感叹娄烨在画面控制上的张力。

依然少不了娄烨标志性的手持:摇晃。模糊的人脸,转瞬即逝的光影,这是风云飘摇的故园气质,也是于堇的人物气质。

几十分钟的枪战也摇晃,没有背景音乐,只有枪声、喘息声、脚步声、雨声,摄影镜头仿佛挂在不存在的探头上,被枪击中了,几近要掉下来,但依然顽强地藏在哪里,记录这一夜——景即是情。


娄烨擅长拍女人。这一点很神奇,从上世纪男性视角电影统治全球电影市场时开始,国内走出去的大导演都特别擅长女性叙事,娄烨尤其。

《苏州河》拍周迅,《推拿》里的梅婷,他镜头下的女人总有一种支离破碎的妩媚。当然不是没有差评——《紫蝴蝶》里的章子怡和李冰冰,一如既往的提名金棕榈,但娄烨破天荒被嘲讽得很凶。

于是一个背景类似的《兰心大剧院》能不能用好巩俐?不是没有质疑的。


这次演女间谍,巩俐整整学了两个月。

看间谍的资料,学习他们的行为和讲话,学习用枪、拆枪,找了上海的专家学习催眠术,学了日语和德语。

巩俐做了所有人物、对白的功课,和导演整理剧本、聊人物,她还愿意用不熟悉的表演方式和拍摄方式——“巩俐有开放性”,娄烨说。

巩俐说拍戏这回事,“没有训练,上来就演的,拿了剧本,后天就拍的,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你在欺骗别人,对自己也没有责任感,这绝对应该要杜绝。“


当女王要有责任感。这份责任感不是一周要上三次热搜,而是“一步一步把每一部戏做好”。

“你接拍一部电影,就应该全身心在这几个月内把这个角色做好,这是演员的责任。还有一个就是对观众的报答。很多观众喜欢你,也有很多不喜欢,都无所谓,但是我会把我做到最好,做到自己不会后悔。”

《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期曾见到巩俐,她说自己不喜欢‘大片‘这个词,“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只能说电影好坏与否,不能说大片不大片。”

这个说法也适合放在《兰心大剧院》身上。很难用传统的“大片”来定义它,一定要下个定义的话,这是一部坚守了自身艺术性的商业片,值得你走进电影院。

03

巩俐,最好的时候在后头

外滩君采访过好几次巩俐。

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迈阿密风云》的宣传期。10月在北京王府饭店,巩俐从早上10点到下午6点都在接受采访,一家家媒体兴奋地排队等着上。采访房间里贴着巨大的电影海报,上面写着“激情好莱坞”。


印象深刻是因为她的女王发言。那段时间有则消息,说葛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巩俐的年纪在国际发展是最好的时候,可在中国的发展就不行了。

问她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她半眯着眼,“这绝对是谣言,我和葛优是很好的朋友,他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追问,“那你觉得现在是你最好的状态吗?”

她还是很随意,“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再过几年吧,以后会越来越好。”

当时巩俐41岁,从不过度保养,于是时不时“美人迟暮”的新闻出来。她倒好,“最好的时候还没到呢!”

没毛病,看《兰心大剧院》,50多的巩俐,还是美得让人大喊“我可以”。


今天的娱乐圈有很多“女王”。

因为现在当女王很容易,是一种女明星的“沉浸式体验”:走路带风甩头发,说话一字一顿显得很强势,最重要的是要擅长放狠话——虽然没啥演技,但有人设就行了。

怀念过去的娱乐圈,虽然放狠话的人一样不少,但大家都是用实力撑腰的。今天说了几句狠话,明天就捧回一个影后,谁还敢笑我口出狂言?

巩俐说自己是女王,有什么问题吗?你还要纠正她,是巩皇。


红了这么多年,巩俐有一堆女王语录。

这位戛纳评委评价“蹭红毯”,“如果我有十部作品参加比赛,我会走十次红毯,如果我没作品参加比赛却走那么多次红毯,别人会以为我脑子有毛病。”

更狠的,“在红毯上搏出位,是心术不正。”

用词老派,一针见血。


1997年戛纳电影节,巩俐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

成名没多久,杨澜采访她,“被这么人议论,害怕吗?”

她的眼神里有一丝丝无谓,一丝丝无聊,“说去吧,我无所谓。”

被问到外表和年龄,“我不觉得一个女孩子,有了美貌之后就可以拥有一切,这个是很幼稚的想法。”

被问到和张艺谋的八卦,她很拽,“我不知道,没有看法,随便说,怎么样都行。”



女王不挑软柿子捏。对记者和评论女王,对大奖也很女王。

女王有杀气,“我在,公平就在。”

前阵子北京国际电影节,她当评委会主席,火力全开,“什么叫娱乐圈?我不明白,大家想娱乐可以去娱乐场,电影院里给不了你娱乐。”

“好哭算得上是好电影、好演员的标准吗?给观众的标准也太低了!”



女王都搞不懂现在的演艺圈环境。现在的艺人,光是亲自上阵拍戏都是夸奖的事了,更别说花宝贵的刷脸时间训练。

她当上女王可是很难的。拍《红高粱》,练了一个多月的挑水,挑得肩膀都破了;拍《菊豆》学会了染布,又多了一门手艺;拍《秋菊打官司》学了一口陕西话;拍《2046》,学用一只手摸牌、洗牌;拍《归来》,在养老院蹲了一个月;拍《艺伎回忆录》,学飞扇子,练了五个月,每天2000下。

她的学习,从未因为自己成为巨星停止过。



好想看平行时空里的《兰心大剧院》,于堇带着谭呐登上了去安特卫普的船。然而珍珠港被炸,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帷幕,伪装成家庭主妇的老间谍于堇重操旧业,带着老公回到了祖国......

巩俐说于堇这种角色是百年难遇的,而巩俐这种演员,也是百年难遇的。

还好中国电影遇到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