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抚平你,我的中国胃?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不管病毒在外面如何无孔不入,封城封国的传言怎样摇摆人心,最有仪式感的中国农历新年,又一次朝我们走来。

  随着超市年货逐渐玲琅满目,中国红的元素越来越夺人眼球,我的中国胃,又渐渐膨胀起来。

拿什么抚平你,我的中国胃?

  不得不说,生活在温哥华,单从吃这一点上来说,是幸福的。顽固的中国胃,又何时受过委屈?

  早在移民之前,温哥华美食天堂的声名已经享誉海外。可以做到和国内的无缝链接,可以分分钟满足中国胃的需求,是移民时选择温哥华的主要原因之一。

  曾经去过别的国家,也因为中国胃的闹腾,满大街苦苦寻觅中餐馆。可惜,那里的中餐是做给洋人吃的。一进餐馆,奇怪的酸辣汤先把肚子灌个半饱,菜单上是近乎直白的介绍,猪肉、牛肉、羊肉和蔬菜的简单分类,完全缺乏中餐菜肴诗词般的美好描述和想象空间,往往让一顿饭吃得意兴阑珊。偶尔能碰到餐馆老板是个老乡,套几句近乎以后,老板会让后厨专门做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菜,那是要靠拼人品才能做到的稀罕事情。

  温哥华的盛名,是不是也只是表面的假象?带着些许好奇,也有些许不以为然,十年前的我们登陆了温哥华,落足华人聚居的列治文,慢慢体会到了其中的妙不可言。

  这里的中餐馆多得超出想象,熟悉的各种字体的中文招牌映入眼帘,涵盖粤、鲁、川、湘、闽、浙、苏各大菜系。很多次站在街头总是恍恍惚惚,我莫不是出了一趟假的国?

拿什么抚平你,我的中国胃?

中文招牌

  但凡餐饮,食材、配料和烹饪技艺缺一不可,还需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无往而不胜。有心人还能从餐馆的演变中看出华人移民的变迁史。

  早期的香港移民带来了独特的港味早茶,粤菜酒楼。温哥华得天独厚的各种海鲜,配合港式烹饪的精细讲究,是他们吸引顾客的独门秘笈。酒楼的起名就能看出端倪,透出老牌烹饪大师们的底气和自豪。当时的华人移民以香港人为主,酒楼从此稳稳地扎下根来,奠定了粤菜在温哥华老大哥的地位。

  之后台湾移民逐渐增多,因为他们低调内敛的个性,和台式菜肴模糊不定的风格,似乎并没有动摇粤菜馆的地位。倒是奶茶这种街边快饮,在华人中间流行开来。Bubble Tea的到来,分走了国民咖啡Tim Hortons的一杯羹,也为后来饮料市场的蓬勃兴隆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然后,大陆移民大量涌入。那些走哪揣哪的中国胃们,也将大陆的美食原封不动地带到了异国他乡,一如移民中的老前辈,香港老大哥们。

  这样的百花齐放大概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吧。于是,有了我登陆以后看到的那一幕幕。上海菜,北京菜,四川菜,东北菜,遍地开花。于是,我欣喜地尝到了浓油赤酱的上海红烧肉,筋道扎实的北京炸酱面,让人双唇发麻的水煮鱼,和馅大皮薄的东北饺子。原汁原味,不输大陆本土,远超我最初的期望。

  中国胃,就这样得到了舒适的熨帖,也让移民后的过渡期变得轻松顺畅。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餐馆还在陆续进入加拿大。温哥华,尤其是列治文,成为他们检验自己生存能力的主要战场。像我这样的中国胃们,欣喜地看到,中华餐饮的博大精深,在万里之遥的温哥华,得到了传承发扬。 “舌尖上的温哥华” 天天在这里上演。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陪读家长们来到了这里,也带来了新生代们的生活方式。麻辣鲜香的川菜在国内早已统领江湖,跟随着他们在温哥华高调现身,一家接着一家的火锅店、“串串”们频频现身大街小巷,用他们火辣辣的气势slay全场。早期被台式奶茶奠定基础的饮料市场,也开始群雄逐鹿的时代。

拿什么抚平你,我的中国胃?

广式点心

  不过,老一代有老一代的矜持和坚守。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不见得会被其他风格轻易改变。最早登陆的粤菜酒楼,依托温哥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依然稳稳占据C位。

  而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胃,就像那语言的南腔北调,注定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注定了,不同风味的餐馆酒店,带着后来者居上的野心,都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受益的,当然是我们华人敏感的味蕾和不变的中国胃。

  生活在这样的温哥华,我们无疑是幸福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政治立场可以改变,但不变的依然是那一个个中国胃。

  每一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场面,从圣诞前开始预演,在春节前后自然会达到高潮。各大酒楼日日顾客盈门,预订的电话打晚了,只能留下一声叹息。平时热门的餐馆门口也要排上长长的队伍,不这样,不足以吊起挑剔的中国胃口。

  林语堂先生曾说,人生最完美、精致的境界就是:“住英国房子,坐德国车子,穿法国衣服,娶日本太太,吃中国菜。” 前面的不敢乱说,关于最后一条,我仿佛看到了手机屏幕前的你,在频频点头。

  这样的完美境界,被一场疫情,摧毁得七零八落。餐饮业是遭受重创的行业之一。客流减少乃至消失,只剩下外卖业务帮助业主苦苦支撑。餐饮人的辛酸,藏在主流媒体的报道后面,躲在看不见的角落里。

  唯一影响较小的可能只有那些平时就只经营外卖业务的小餐馆。公众市场里的烧鸭烧鹅依然抢手,去晚了就买不到了。自从发现了一家天津包子铺,隔三差五我就会去光顾一次。老板总是笑眯眯乐呵呵的,耐心回答我的询问,那份恬淡从容让人为他心安。

  以提供堂食为主的中大型餐馆酒楼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前两天,经过列治文中心地段,愕然发现一家我平时比较喜欢的港式餐厅,门脸被封上了厚厚的木板,黑洞洞的看不到一点光亮,萧瑟凄凉。当时心中一震。曾经食客络绎不绝的场面还在我的脑中盘旋,如今看到,不胜唏嘘。

  华人朋友们喜闻乐见的百乐餐(potluck)也因为疫情统统被禁止。往年那种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的酣畅淋漓只能在梦中出现。

拿什么抚平你,我的中国胃?

川菜

  这样极端的情况下,要怎样安抚那个冥顽不化的中国胃?

  好在,好在,发达的物流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时令瓜果蔬菜、生鲜荤腥一概供应齐全。除了物价应时有些上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

  温哥华物产供应之丰富之齐全,是我自移民之初就屡屡惊诧不已的。

  在这里,来自不同区域的人们都能找到熟悉的食材。尤其是那些成年以后才过来的移一代们,见到和家乡一模一样的菜蔬,那种心情无以言表。当年我第一次发现新鲜的冬笋躺在货架上的时候,激动之情仿佛捡着了一件稀世珍宝。

  老广们的西洋菜、蕃薯藤,江浙一带的上海青、油菜芯,北方人钟情的卷心菜、白萝卜、心里美,已经成为很平常的菜蔬。很多你心心念念,带着儿时美好回忆,而时令性又很强的食材,菱角、栗子、鲜蚕豆、南瓜秧,前一秒还在梦里,下一秒竟然就变魔术般地出现在超市里。

  干货类也不拘人后。四川的麻椒、西北的辣椒、东北的小米、花生,都悉数登场。还有那两只手已经数不过来的调料佐料,每次去超市,都是对眼力的一场考验。四川腊肠,湖南腊肉,金华火腿,也早已进入寻常人家。

  如今,借助这些调料和食材,厨艺不精的我辈,也能在家里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水煮鱼、麻辣香锅、大盘鸡、腌笃鲜…… 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温哥华的中餐馆,能做出一道道正宗地道的中餐,除了厨师们的娴熟技能,这些出自原籍的食材调料,功不可没。

  就连南北糕点也来凑这个热闹。当我在大统华看到徐福记的酥心糖、稻香村的八大件静静躺在那里的时候,再一次感到灵魂受到冲击的震荡和欢喜。

  这个中国年,虽然隔绝了亲人之间的相聚,但千里之外的中国胃,没有一丝丝的委屈。

  一碗色泽浓郁的红烧肉,一盘清爽宜口的炒年糕,一屉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再来一锅鲜美无比的什锦火锅,这样的操作每天都可以轻松实现。简单却温馨的菜肴,拉近了和家乡的距离,让大洋两岸的连接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而春节期间会将仪式感做得分外足。讨口彩的年年有余,路路通,年年高,更要一一摆上餐桌。

  对中餐的持守,与其说是满足了中国胃,不如说是抚平了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千愁万绪,都转化为对中国菜肴的孜孜以求上。将中国胃的边边角角熨平、填满,就好象将那样的离愁别绪打上了一个结。也让远方的亲人放心,我们在异国他乡还好啦,不用牵挂。等疫情结束,交通恢复顺畅,我们一定回家,让飘洋过海的中国胃,踏踏实实落在故乡的大地上。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After 33 years, you even don’t know how to spell left

  • 游客屏蔽

    Leaved China 33 years, I do not eat Chinese food completely now.

  • 游客屏蔽

    Chinese food is not good.

  • 游客屏蔽

    Nonsense.

  • 游客屏蔽

    烤鸭是明家和香港仔的最好,作者还需要努力去吃

  • 游客屏蔽

    回去呀,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想要大小通吃?恐怕不容易。

  • 游客屏蔽

    无病呻吟,换俩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