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温村,行走在两个时区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熙妈

  温村的许多路口在禁止左转的牌子上都会注上时间段,比如7-9am和3-6pm,这是两个高峰时段无疑了。

  对很多全职妈妈或陪读妈妈来说,从早饭开始忙起,下午3点会是一个分水岭。孩子送到学校后到下午三点放学之间,就是一段可甜可盐的时间。勤勉的妈妈们会花上一些时间打扫卫生、洗衣服。隔三差五自然要去超市采购菜米油盐酱醋茶。当然,有些学校的固定义工时间需要排在日程表,不时参加个学校活动,偶尔收到一个来自小迷糊的电话,立马开车去送忘带的作业、饭包也是概率挺大的。中饭常常成为一种可有可无,尤其是还有减肥大业在心头的时候。

  潇洒的妈妈,则为自己安排点姐妹淘聚会,一起做个瑜伽,吃个早茶,倒也活出了专属的洒脱。学习型妈妈也大有人在,这类妈妈什么都想学,学英语、学画画、学摄影、学跳舞,总之她们愿意尝试探索一切新的领域。

  不管你是哪一型的妈妈,这几小时都一样过的很快。三点钟一到,就像南瓜车要消失一样,每个人化身斗士,打足十二分的精神投入战斗。妈妈们脑子里都有一张清清楚楚的时间表,哪天的哪个时间段要把孩子送到哪个地点接受哪一位老师的教导,学科的、运动的、艺术的,哪个都不会出错呢。孩子上培训班的时间,自然是妈妈们安排晚饭大计的空间了。

  当然,所有妈妈们都很清楚,下午三点钟,地球上另一端的东八区也进入了白昼时间。两种时差开始交汇。脑子里随时切换此地与彼地的时间。国内还有事业要忙的妈妈随时开启了工作模式,感谢微信的发明,视频音频各种小程序都能让交流无障碍进行。亲情友情的维系也是从三点开始,备战晚饭的间隙,可以给家人发一段语音,甚至要做个新菜式都可以直接开启视频请教自己的妈妈了。

  孩子们下了培训班,该是晚饭交流时间了。要不要安排孩子看个中文视频?最近小家伙似乎有些懈怠要不要饭桌上沟通?饭后要不要安排个亲子互动?今天要不要教会孩子做一道简单菜式?还是等到周末再说?每个面部平静的妈妈心里都住着一个与无数脑中小人打架的戏精。

  孩子饭后去忙作业了,国内的交流还在继续。有的工作需要开启语音会议,国内的娃爹要视频聊聊天,说着有营养无营养的话语,突然好友发来一串要你帮忙代购的图片,间或接到一个同处温村的好友妈妈的电话吐槽,总之,非常热闹的夜晚,一个脑袋有时候感觉不够用。不知不觉就该催娃洗漱睡觉了。

  要问妈妈们最爱一天的哪个时刻?身边许多朋友都说,孩子睡觉后,国内的家人朋友按照时差认为你也休息了的时刻。是的,就是深夜时,终于,你有了自己的时间。

  这是个极度自由的时间段,似乎两个时差都忘了你的存在,你,属于自己了。听一段轻柔的音乐,寻一本喜爱的书籍,追一部闺蜜推荐的热剧,做一个喜爱的手工,写下一些抒怀的文字。瞄两眼朋友圈或者Instagram,不再给别人点赞,因为,你只想做那个隐身的人,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然后,一不小心,就熬夜了。

  行走在两个时区,似乎很多东西都会变成双份。比如,疫情来临,你的操心就是两份。每天看着国内的新闻,欣喜着亲人们的岁月静好,担心着温村的情势发展。转眼国内又有逆转苗头,这不,又操上心了。当然,开心的事情也是一样。比如,什么节日都能过上两遍,就连生日都是连续两天收到不同的祝福,似乎得到了一个加长版时空。

  行走在两个时区,还会让看待世界的维度增多。比如,面对孩子的教育,你会明白,原来评价体系并不是单一的,成功的定义会有很多,并不是考上名校才意味着幸福,内心平静充实地做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也是成功。你还会知道,看任何事物不妨等一等再下结论,不要急着否定别人,看到一个令人咋舌的新闻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处理矛盾时多一分平和与理性,多一分善意。不妨常常送别人一朵玫瑰,手上的香气真的会留存很久。

  行走在两个时区,多一份人生的体验。生活在别处,多一扇窗子看世界。如此甚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