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的社交距离是从火星到地球:适合现在读的书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ZZ

  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日子,收集很多碎片化的信息,努力去确定一个不具确定性的未来。

  想起去年国庆前后,看了许多讲中美关系的讲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成了绕梁三日的魔咒,一直在脑海中盘桓不去。

  但现在看专家们猜中了前头,却没猜着2020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谁又能猜到呢?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说,在疫苗出现之前,群体疫情不可避免,未来一年新冠将持续感染全球人类,而作为地球上的人类,终因这疫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隔离和封城开启以来,威尼斯的水都清了,动物们都回来了。原来这个地球的霸主一藏起来过日子,地球大气卫星图片都不一样了。 一个新冠,比多少个格蕾塔·桑伯格都管用。

  地球自己开启了“自救”措施。

  人类面对看不见的病毒,但对地球来说,人类才是“病毒”,新冠也许就是地球开启的免疫系统,现在我们被新冠困住了,地球却更健康了。

  而在这个全球抗疫的背景下,欧洲有议员提议国际应该组织联合政府,网友们群嘲“有那个意思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吗!

  也许我们真的是生活在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中呢。

  再联想到在这个时候,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紧张对峙并未搁置,无论是打“谁制造了病毒“的口水战,还是在贸易关税进出口,医疗产品自供给能力,明里暗里的过招,说明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美对抗的角色并未被“病毒”全然取代。

  这些都是令人浮想联翩,引发“末世感”的事件。

  无独有偶,大国争端这也不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了。上世纪美苏冷战对抗最激烈的时候,也是世界科幻小说创作爆发的一个黄金期。

  这些都让我极其强烈地联想到了这本书,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的短篇小说集《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 ,推荐给大家在隔离期的空闲中阅读。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布雷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但你多半听说过他另一本更为著名的作品《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说起反乌托邦小说时不能不提到的名字,当然这部作品的知名度和影视剧的改编也密不可分。

  早于《华氏451度》,发表于1946年的《百万年郊游The Million Year Picnic》,这篇短篇小说的成功,引出了一系列以火星为背景的短篇创作,1950年正式结集成书《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

  《百万年郊游》的设定时间是2026年,距离现在还有6年时间,故事中一对有先见之明的夫妻带着懵懂的孩子们踏上了火星的土地,开始了一次漫长的郊游。而地球上传来的不详电波和继而之后的静默,暗示着地球终于爆发了毁灭性的核战争。这一家火星漂流者和地球掐断了联系,成为新一代火星人。

  要说最远的social distancing,有能和火星与地球之间的5500万公里那么远比的吗?

  这本书是我很早以前读的,正好前些日子又重读了一遍,本来对我来说,《百万年郊游》是全书中最没意思的一篇,就像这精简概括的剧透一样,这是一篇典型的末世题材小说:当年冷战美苏军备竞赛,核战争是压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登月作为美俄竞赛的重要一部分,宇宙在向人类敞开,火星幻想蓬勃发展着。

  谁能想多年之后,当作者们设定的二十一世纪真的到来时,苏联解体了,美国和俄罗斯武器库里的核武器快过期了,NASA外太空载人探索停滞了几十年,火星移民要靠造电池汽车的私人公司老板来实现了。

  但仅仅相隔几个星期,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后,再看这部《百万年郊游》感受完全不同了。我们现在也许真的需要从地球到火星之间那么远的social distancing,而6年之内,SpaceX的火星移民计划将会加快步伐实现了吧。

  有时真的分不清,是现实更厉害,还是幻想更神奇。科幻作家预言了,我们实现了,然后被后世记成了历史。

  这本书和现实还有一个奇妙的契合点,现在读起来真是百味丛生。

  《百万郊游》是最早被创作出来的,但在编集中被排在了书中的最末一篇。因为合集是按照人类第一次踏上火星的时间顺序编排的。在第一篇故事里,人类第一次踏上火星时,真正的火星人还悠然自得地生活在火星上,把到访的地球居民当作了精神病患者。

  而在《百万郊游》中,这些原始火星人的印迹只剩下一片城市残垣,而原始火星人的群体灭绝不是人类的侵略或宇宙战争造成的,而是默默地死在了人类带上火星的传染病上。一如新大陆发现时,欧洲人给玛雅带来的灭亡一般。

  有点似是而非的讽刺呢!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火星人。而我们被地球大自然演化的病毒消灭,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如果度过不能出门的隔离生活,作为一个资深的宅女,我从来不觉得宅在家里是一种困难。甚至说,要能不出门工作,整天宅在家里实在是种求不得的幸福。

  可当幸福来敲门时,我却手忙脚乱地把工作转到线上,顾不上读书了。但若有余闲的人,当生活停下来的时候,真是最适合读书了。就当给自己放一个悠长假期,沉迷于幻想世界,乐而忘返,也并无不妥,大可不必焦虑。因为现实和幻想,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清晰的不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