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哥华人用特别方式处理破烂说起
留洋派专栏作者杰西:春夏两季,是温哥华人处理“破烂”的旺季,用“全城出动”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小街小巷、庭前屋后,总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春暖花开,万物复苏,Spring cleaning 也意味着清除家里多余的、闲置的、有用的没用的,一股脑儿往外搬。夏天的后院或车库售卖过后,剩下的物品加上一张写着“FREE”字样的牌子也一起出现在道路的一旁。
其实好多被扔出去的东西并不能称作破烂,正因为极有可能捡到“宝” , 所以在温哥华捡“破烂”的人有非常之多。扔的人很多,捡的人也多,久而久之,路边的破烂就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不少移民也有过捡破烂的岁月,有人如是说:当初登陆的那段时间,他们家除了孩子是原装正版新产的之外,剩下的全是捡来的......
为什么温哥华人喜欢用这种方式扔破烂呢?这其中有着众多原因,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这里处理旧物不但不便宜而且还很不方便。举个例子说吧,在我还是住在公寓的时候,有一次看到不知哪位邻居把旧床垫放在楼下的大垃圾箱旁边,估计应该是试过把床垫放进垃圾箱,因床垫过大未能如愿,于是就往地下一搁,人一走了之。那个床垫就在那里放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那天我回家,在楼下大堂看到物业管理人员和一位小哥在“交涉”:
“ 请你把床垫拿走。” 管理人员说。
“ 你在说什么,什么床垫?我不明白。” 小哥似乎一头雾水。
物业管理人证据确凿地告诉他:“垃圾箱旁的床垫,我们从闭路电视上看到是你扔的。”
小哥刚想说些什么,物业管理人员接着说:“ 我们扔一个床垫要付额外的费用给垃圾处理i公司,很抱歉帮不了你,麻烦你马上搬走床垫。”
第二天早晨床垫不见了,那位小哥是付费处理的还是放在路边让人捡走了,不得而知。
前几天,邻居需要处理两个旧冰箱和一个旧电炉,为了省去把它们送去垃圾场的麻烦,也希望能有人把它们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他决定把它们清洁过后放到后院的路边。由于担心那些电器太过陈旧没有很多人会想要拿走它们,因此还特地在本地网站上登了一条免费物品送出的广告,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只把一个冰箱和电炉放在屋外。在广告登出的半个小时不到,接连有两个人过来运走了冰箱和电炉。十几分钟后,又有一个人驾车经过他的后院放慢车速,探出头来左看右看,似乎在寻找什么,又好像带着欲言又止的表情。他上前一问,原来也是来拿冰箱的。当来人得知冰箱已被人拿走之后,略显遗憾地说,唉,看来我慢了一步。于是邻居跟他说,我屋里还有一个未经清洁的旧冰箱,如果你不介意,那就是你的了。他一听非常开心,就把邻居的另一个冰箱也搬走了。看着他高兴的样子,邻居心里也是一阵暖意,虽然邻居的冰箱和电炉也许帮了其他人的忙,但其实,他们也帮了邻居的忙无偿运走了它们。
在温哥华,除了把家中需要清理的破烂放在自家门前屋后让路过的人自行取走之外,有一些人上网刊登免费物品送出广告,需要的人可上门取走,省钱省力的同时还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士。捐赠物品给慈善机构也是很多人的选择,这也是一个旧物利用及帮助社区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其中也不乏有人为了扔垃圾铤而走险,在月黑风高的夜里悄悄地把它们丢到深山老林或者道路旁的水沟中。这里的垃圾处理公司的生意也一般非常繁忙,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付费处理自己的垃圾或闲置物品。好在大温有些城市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免费垃圾处理活动,虽然对物品有种类限制,但前来丢垃圾的人们仍然是人山人海,现场热火朝天,十分忙碌。
处理废旧物品的不易,是让温哥华人用这种特别方式扔破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内,城市里一般到处都是收废品、捡破烂的,有些废品收购站还提供上门购买服务。什么旧电器、旧家具等等总有人付钱购买或者给你运走。就连废报纸、旧纸盒和塑料制品,也可以卖给废品收购站。这里没有像国内那样收购废品的,市民所有破旧的,更新换代的,不需要的家具器物,不管新旧好坏,只能付费请垃圾清运工收走,或者自己运到垃圾处理站付费处理。
而北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造成“破烂”过多,处理频度高的关键因素。加拿大是一个以消费主义(Consumerism)为信仰的国家,许多人消费方式很粗放,几乎没有什么节约的理念。在这种消费思潮和风气的影响下,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为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是指相信持续及增加消费活动有助于经济的意识形态,创造出在生活态度上对商品的可欲及需求,使现代人有购买与获得商品的社会及经济上的信念和集体情绪。消费越多,商品淘汰越快,所产生的闲置“破烂”就越多。因此就有了什么在美加捡破烂都能发财致富的故事,也有了有人靠捡破烂捡了一个“家”,或者捡了一个“超市”的说法。
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没有比中国圆,但那里的“破烂”确实比国内丰富多彩。是不是如此,捡过的人或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