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爱读书,阅读是你最美的姿势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庄沈文
前几天与一朋友聚会 ,他无意中自曝趣事一桩。
朋友说,好长时间没有摸过书,一天兴致所至,便随手捧起一本书,看完一页后,就想翻下一页。他下意识地把两个手指放在书页的底部,自下而上地轻轻滑动,感觉书页纹丝不动。他不由得加大了手指向上滑动的力度,结果书页依旧原地不动,还伴有纸张撕裂的声音。此时,他才入梦方醒,意识到自己这是在翻书,并不是在翻手机。
朋友自嘲地说,按常理看书往后翻页本应自右往左,自己差一点一朝让翻看手机的习惯所颠覆,想来真是令人可笑。
其实,朋友以前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只是在如今手机盛行的时代,似乎与书籍逐渐疏远了。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关注和思考。
数字媒体的兴起,似乎已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手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对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离开了手机似乎寸步难行、无法生活,谁拿走了其手机,无疑于要了他们的命。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关键看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白岩松前不久曾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现在手机按爱好推送,是毁人的最好方式之一。他说,当年轻人都开始不读书的时候,谁读书谁就会杀出一条血路。谁用手机的时间少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无聊的时光,伟大的创造就有可能诞生在谁那里。国外的作家已经说得很明白,“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
手机不但对年轻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对其他年龄层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去年国内上映了一部电影《米花之味》,片中在城市打工的妈妈返回农村的家,发现女儿犯上了所有留守儿童都容易犯上的问题:爱撒谎,在学校调皮捣蛋,和老师唱反调,回家偷手机玩,还偷寺庙的钱,带着朋友通宵上网。影片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晚上在庄严的寺庙外,女儿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蹭无线玩手机,妈妈见到之后没有直接训斥女儿,而是走上去拉了电闸,对女儿说了句“佛祖要睡觉了”,才把女儿和小伙伴们从玩手机的沉浸中拉回到现实。
大人们也不例外。常听有人抱怨没有时间看书,但他们即使每天再忙,也不会错过刷手机、上微信,一刷就是个把小时,一上就是小半天。刷手机、上微信已经成为一些人每天必做的功课,有些人不管有事没事,就喜欢泡在微信朋友圈,不时回复、点赞,乐此不疲,忙得不亦乐乎。
好多移民朋友来到温哥华,感觉这里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确,这里应酬比国内少,上班基本上两点一线,业余时间多。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手机的诱惑,会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有一个朋友坐车上班,每天往返需要两头坐巴士,中间乘天车。在乘车期间,他把手机冷落一边,每天带本书相伴,从上车一直看到下车,看得津津有味,觉得看书比看手机更有营养。通过利用坐车式“走读”和业余时间,他已阅读了好多之前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的书籍。
加拿大人爱读书。行走在温哥华,时常可在公园里、咖啡馆里、公交车上、沙滩上等地方见到有人读书的身影。
这里图书服务系统完善便捷,为人们的阅读创造了便利条件。据统计,大温地区有二十多家图书馆,藏书丰富,行走在一行行书架间,不同族裔的读者可以在不同语种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书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标志,也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卡夫卡是清代诗人袁枚的粉丝,他最喜爱袁枚这首描写读书的诗:“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阅读是你最美的姿势。在手机盛行的时代,自觉抑制手机的诱惑,少用一点手机,多给自己一点读书的时光,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你的人生也会因阅读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