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真实案例告诉你:加拿大的青少年打工实践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朱敏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可了在孩子青春期以后,可以通过打工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而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同时加倍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我的一个朋友A也是基于这两个目的,特别是后一个目的,而让她17岁的儿子开始了打工之路。
最开始她为儿子找了一个夏日夜市奶茶铺的工作,本想着那个工作很辛苦,时间很长且工资很低,儿子干一段时间也许撑不下去。那他就会感觉到母亲的不容易,赚钱的不容易,从而能更加刻苦地学习。
我很奇怪为什么她儿子对上班不仅没有反感,而且那么乐意去做。朋友无奈地告诉我,自从他儿子上班拿到收入后,享受赚钱带来的快乐了:想买什么买什么,不用问妈妈要钱了。最时髦的衣服,手机,鞋子……一样一样来,每个月赚到的钱都花在这些消费上了。
朋友开始后悔让儿子去打工,因为适得其反了。不仅没有从打工中体会到打工只是临时的体力工作,要加倍努力学习,未来找到好工作;反而开始自我膨胀,觉得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了,不用看妈妈脸色要钱了。最关键是,对学习的热情开始下降,每天晚上那么晚回家,哪有时间做作业?第二天睡眼惺忪地上课,效率极低。
于是朋友勒令儿子不许打工,好好读书。可是这么大的孩子,怎么管得住?夏日夜市结束后,他自己又找了另外一家奶茶店继续打工,每天弄到深更半夜。妈妈拗不过儿子,只答应让他每周上三天班,可是就这三天也影响到学业。上学年结束后,不得不又再重读一年。
另一个朋友B,她的女儿是到这里来留学的。刚开始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在家里和学校两点之间往返。大约半年后,跟同学渐渐熟了以后,看到很多同学晚上去打工,她也心动了,于是开始托同学帮着找工作。
刚开始找了晚间的一个台式茶餐厅工作,说是为了积攒温哥华的工作经验。但是我还是告诫她要注意安全,同时不要影响学业。
果然做了不久后,被客人语言欺负,不得不辞职。我以为她会因此而不再打工,没想到过了一阵子得知她开始在一家高级品牌女装店做销售。她跟我说她喜欢时尚,她喜欢这些品牌,她相信她能做好。我还是跟她说,虽然社会实践很重要,但是学生还是以完成学业为首任。毕竟不是自己孩子,很多话也只能点到为止。
某日她请我吃饭,席间我问及她现在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她告诉我,每个月的收入都还不够她买衣服的,因为很多新款她推荐的客人后自己也想买,她有员工折扣,所以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花在置装上了。
她家境非常好,她妈妈在国内每个月寄给她5000多加币当零用钱,所以这打工的钱其实根本入不了她的眼。之所以还是选择打工,按照她说法,第一是积累本地工作经验,同时她想给妈妈证明自己也可以靠自己赚钱。
我问她学业如何?她说她能保证自己按时毕业。我接着问她打算毕业后留在加拿大还是回国发展,她表示走一步看一步。在国内她妈妈已经给她铺好了一条路,各种保障都为她想好了。但是她觉得自己回国后不适应了,觉得国内嘈杂,乱。留在这里吧,不知道未来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我说,你能不能把打工方向选择在和未来专业比较对口的地方?她表示,她没有能力去找专业对口的事情,没准她到时候也换成和时尚相关的事业呢。好吧,这么一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也许这两个也只是孩子打工的个案。但是这也反映了一部分孩子的现状,相对于学习--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漫长的路来说,他们更愿意得到既得利益(打工赚取收入)。他们没有品尝过真正的艰难生存的概念,所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
说是打工锻炼,其实父母承担了他们主要的经济开销(房租,水电,交通,餐饮等等)。他们没有真正完全地依靠自己的打工收入生活过,生活的艰辛,捉襟见肘,他们根本没有体会过。
现在想想那句鸡汤“活在当下”,其实挺害年轻人的。它告诉他们学会享受现在的生活,不要过多去想未来,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enjoy当下就好。
所以,在孩子青少年期要不要选择打工,打工的意义何在?怎样选择?如何引导?对家长来说真的是一个值得仔细斟酌的决定。
朱敏怡:70后妈妈,09年离开体制内移民加拿大,享受写作,画画,做手工的乐趣,找到自我的方式,自得其乐。
(BCbay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