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西人老太的后现代生活一瞥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Flora: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正被抹得越来越平。然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形成历经千百年,自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改变。东西方的很多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都可以从价值观的差异中找到深层次的答案。

  中国人理财观念受到最大冲击的,莫过于当年那个著名的“两个老太太与房子的故事“吧。故事大意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外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中国老太太抱怨说,自己过了一辈子苦日子,攒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攒够了,买了一套大房子,以为能够享享清福了,却来到了天堂,一辈子算是白熬了。外国老太太却喜滋滋的——她住在按揭买来的大房子30年了,虽然还了一辈子的贷款,但临终前终于还清了,现在也来到了天堂,还赚到了美满快活的人生。故事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中国人“无债一身轻”的观念已经落后,超前消费、按揭贷款买大房子提前享受生活才是潮流。故事极大地刺激了国人的神经,经过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终至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并随着中国福利分房的谢幕、货币分房的兴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们的观念和选择,也造就了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真是一念之差,天渊之别啊!

  来到加拿大后,我就一直在想,东西方观念的差异如此之大,那些外国老太太现在过的,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一、大屋换小屋。这一代的西方老人,大多是Baby Boomers (二战后的婴儿潮)。赶上好时代的他们,大多事业有成,小有积蓄,按揭贷款也早就还清了。我之前居住的圣村,靠近美国边境,气候相对温和,还是个花园城市,吸引了很多退休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我所住的公寓里,一楼就几乎全是老人们。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很多都是从大城市搬过来的——孩子们长大独立了,原先的大房子用不上,也没力气打理了,干脆卖掉,换成有管理人员的公寓,把卖房置换出来的闲钱用来养老,既保证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免去了儿女照顾的麻烦。对比之下,这种养老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或是基于“啃老族”而兴起的“养老防儿”想法,都相距甚大,也潇洒得多。

  二、懂得自娱自乐。有别于中国老人喜欢几代同堂、儿孙绕膝,西方老人一般不与儿女同住,不带孙子,自娱自乐。只见他们,平日里养养花草,逗逗猫狗,一周一次逛街买菜;再有点精力,就去当当义工什么的。趁还能走动,很多老人都热衷四处旅游,吃好喝好找乐子。怪不得在多伦多到温哥华的四天四夜观光火车上,头等豪华包厢的乘客,多是有钱有闲怡然自得的银发一族——那可是每位2000多刀的票价哦,是普通票的3倍多,平常一般上班族还真消费不起。想想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儿孙作牛马?

  三、人生不设限。以前总是听说西方人开放,我也有幸见识了一次。一天,在公交上,我旁边坐了一位满头白发、颤颤巍巍扶着手推车的西人老太太,看样子没有80岁也有70多了。不知怎的,她就跟另一个中年妇女聊开了,从出行便利、孩子教育一直聊到洗发水牌子。冷不防中年妇女问老太太:“You said you don’t have a husband, so do you have a boyfriend?” (你说你没有丈夫,那你有男朋友吗?) What? 我一下呆了,看看一脸认真的中年妇女,又看看满脸笑容的西人老太,暗想歪果仁的神经与我们真的不一样哦——中国老太到这种年纪,只会想着含饴弄孙、承欢膝下了吧,哪还会想什么男女私情?谁料,西人老太呵呵一笑:“Maybe. Why not? But I am happy now.” (可能吧,为什么不呢?但我现在一个人很快乐啊)。我听着不禁也会心一笑,是啊,为什么不呢?有个可心的人相依相伴,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封闭自己,给人生设限?

  都说观念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东西方的价值观,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无所谓对错。只是,人生有无数的选择,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才能做出最适合的取舍吧。

  Flora, 矛盾体小女子一枚。既是陪读妈妈,也是高龄留学生;既喜爱中国历史文化,也欣赏MBA现代管理;既含17年银行工作经验的严谨,也有此心安处是吾家的散淡;既热衷游山玩水,也喜欢长宅家中。闲时笔耕,愿生活琐事、点滴感悟、嬉笑怒骂,皆成刹那芳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