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拯救西方文明?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刘云枫:中国文化,如武术中的十八般武器,随便拿一件出来,就能抵挡一阵。真要遇到险境,就祭出看家的宝贝,必可挽狂澜于既倒,拯大厦于将倾。当下的时局,就有末世之象——环境恶化、气候变暖、雾霾深重、人心不古、上蛮下愚、男盗女娼。中国如是,外面的世界,也是。

  怎么办?“天人合一”啊。天人合一,就是诸葛亮的锦囊,屡试不爽!

  对此,国学大师季羡林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发表过高见,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忆往述怀》中,季羡林指出:谁都知道,由于大气的污染,风早已不清,月早已不明了。与此有联系的还有生态的破坏,植物品种的灭绝,新疾病的不断出现,人口的爆炸,臭氧层出了洞——其中,包括水的枯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人类已经到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的地步。令人吃惊的是,虽然有人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但并没有提高到与人类生存前途挂钩的水平,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有人幻想用西方的科学来解救这一场危机。

  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这一场灾难主要就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科学”造成的。西方可续优秀之处必须继承,但是,必须从根本上,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东方的“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济“科学”之穷。人类前途,庶几有望。

  季大师明确指出,问题是西方之“科学”造成的——只是他没有搞明白,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口爆炸了,还搞计划生育;是哪一个国家的空气、水、土壤污染得更严重,是哪一个国家得生态更恶劣!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民,视所有动物为食,置之死地而后吃,野生动物的自由栖息地,消失殆尽。

  接下来,季大师大笔一挥,就开出了药方:天人合一。只有“天人合一”,才能救西方,才能救世界。倘如此,不能不说这是对西方和人类的最大贡献,不能不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季羡林就是死得太早了,要是不死,必定能得到诺贝尔大赏的!

  但,什么是天?什么是“天人合一”?天人能不能合一?且听分解。

  在乡下,如果男人没了,他的妻子会撕心裂肺地哭:我的天啊,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实际上,她早就盼着这一天了,但,以泪遮面的戏剧,还要表演一番。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我想说的是,乡下妇女所谓的“天”,是什么?

  是他丈夫,也不是,而是一种依靠。靠天吃饭,她丈夫就是她的天。对她、对那个家而言,男人就是提供保障的、可靠的、外在力量。这种力量如此强大,就像天,无可违抗。在女人面前,男人就是天。男人死了,女人的天,就塌了。

  这是天的第一个含义:天,是凌驾于任何人力之上、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凡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是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自有它运行的轨迹和道理,不会因为尧的仁德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此时,“天”有天赋、天然、自然的意思,但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逻辑和规律的表现,是宿命,天意不可违也。

  这是天的第二种含义。

  古人夜观天象,诸葛亮借东风,老农出门之前,望一望东山的云层,看一看哪一片云彩有雨;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森林里的猴子,花丛里的蝴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宇宙中、世界上,人所依赖的环境,是“天”的另一个含义。

  这是天的第三种含义。

  “天人合一”,用的是其第三种含义,意思是:人和天是交互的,是相互感应的,人和自然中的万物,如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和谐共生,融为一体。

  “天”之大无所不包,其中包括:神、万物、人三大类。万物之中,又有山川地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简言之,“天”之下至少存在以下各种关系:神和神、神与物、神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人和人六大关系。天人合一,上述六种关系必须合一;若有一种关系不满足,天人合一之梦想,就破灭了。

  只说,人和人之间能否“合而为一”。

  世间万物,人为灵长。可是,并不因为人是高级动物,就能合而为一。恰恰相反,人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为频繁、也最残酷。民族之间、阶级之间、地域之间、家族之间,甚至家族内部之纷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古有战国七雄,今有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群雄逐鹿,大杀四方。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为利益,二为价值观。利益之争,无始无终,像时间一样永恒。因为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我之所得,常为你之所失。因此,才有“六尺巷”之美谈。不过,利益之争,并不是最要命的,毕竟,利益可以交换和协商。若是重复交易,这次我所失,下次补偿就可以了。

  难以调和的,是价值观之争。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欧洲的宗教战争,可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执一词,各吹一调,从来没有统一过。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借助皇帝的权威,才实现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领导地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余流派的衰落和消失,比如老庄之学,迄今依然顽强,在民间,与成为官学的儒家分庭抗礼。

  再者,“合一”是一种好的结局吗?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恰恰是中华民族思想最光辉灿烂的一个篇章。何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众说纷纭,但,一个确定无疑的原因是:百家争鸣,相互竞争。只有在与其他学说的辩驳和竞争中,一种学说才能逐步成长和完善。反之,“合一”消灭了多元,消灭了不同,也就窒息了成长。

  可见,“合一”是做不到的,即便做到了,也不是好结果,反倒是一种更坏的结局。社会的实际,如孔夫子所言:和而不同。不同,就不是一,而是二,是多。光有七色,世界因此而五彩缤纷;乐有七音,音乐才能悦耳动听。

  毫无疑问,中国是“天人合一”的故乡,可是,中国的人口问题最严重,对动物的虐杀、对森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践踏、对资源的耗费和浪费也最猖獗,在“天人合一”拯救西方、拯救世界之前,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先救救在污浊的空气、水和土壤中生活的国人,才是正途。

  欲达人,先自立;自己“水深火热”地,却呼喊什么“天人合一”解救全人类,实属梦呓。

3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全是井底癞蛤蟆在放屁。

  • 游客屏蔽

    天朝文化对现代文明没有贡献。那套垃圾法宝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