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孤独成了当下加拿大老年人难过的坎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青溪:咱们中国那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放到当下显然不太准确,如今70岁去世,会被普遍认为太“年轻”。全球似乎除非洲外,生育率都普遍下降,人口老化成了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2017年5月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本国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0万,占总人口比例的16.9%,首度超过14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着实引起大家恐慌。

  我生活的“白石镇”素有“老人城”之称,刚搬来市中心那阵听人开玩笑讲:“你家门口那个著名的购物中心每天都被老人包场。”我还感到莫名其妙,后来发现此话绝无半点夸张。不过,老人来这里的目的根本不是购物,就只坐在过道的沙发上看看电视,或在店里溜达溜达找店员聊几句天,甚至什么也不干,就干坐在椅子上,一见别的老人坐过来,赶紧凑过脸去拉起家常,颇有“守株待兔”的架势。

  更有趣的是,每月一次为儿童举办的故事会,来的老人不比孩子少,有的老人不好意思直接“旁听”,就坐在旁边的餐饮去,假装喝咖啡,实际上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跟孩子实在相差无几。

  我看着,心里真不好受,因为我懂得这些老人内心的孤独。不少老人家里早就空巢,儿孙难得有空来看望一下,守着大把大把时间的他们真是度日如年。我们楼原本是“老人公寓”,所以屋主大部分是耋耄老人,他们每天都想着办法打发时间。

  每次从电梯口经过,都会听到隔壁娱乐室里传来悠扬婉转的口琴声。有次,我终于忍不住进去打探是哪位高人在表演,只见三楼的爱瑞卡面向落地窗前的绿地,沉静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我不想打扰她,便转身离去,哪知出门时不小心碰到了一张椅子,引起了爱瑞卡的注意,我连声夸奖她琴声优美。她开心地咧嘴笑了,还问我想不想听她单独为我开个音乐会。如果我有时间,当然乐意欣赏,只是她可能忘了我是楼里知名的大忙人。为了不扫她的兴,我告诉她正好有十分钟时间,如果她不介意,我很乐意享受她的专场。

  我对门邻居多萝西问得就更直接了:“你有时会不会感到寂寞?”然后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她自己回答道:“哦,你有个小孩子,可能不会有这感觉。我常常感到苦恼,一个人实在太难受了。”好在不久,我看见她孙子搬来和她同住,小伙子很孝顺,常开车领着奶奶去买菜,上医院检查身体什么的,祖孙俩同进同出,老人脸上笑容貌似也多了起来,再也不来找我诉说“苦闷”的话了。后来,她做了一次较大的脊柱方面手术,无法像以前那样走动,就卖了房子搬去养老院了。我是真心祝愿她能在那里找到个说话的伴。

  二楼顶头的格蕾丝也有同感,她居然时常跑来敲门要“借”我儿子陪她一起散会步:“我保证不会太久,我们都不会出这座楼,散完步我马上把他送还给您。当然,如果他肚子饿了,我有好吃的点心...”我知道孩子肯定经不住食物的诱惑,但是我也是因为有了他才不寂寞的呀,我也想他陪我呢。

  最近远在中国的婆母也常向我先生吐苦水,说一个人太冷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着,这越发引起我对老人“孤单”问题的注意。想想单身老人的确不容易,我不得不想想,当自己老了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呢?

青溪,中生代老移民,曾先后定居于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熟知并习惯当地的生活,对加拿大真情实况、对旅加中国大陆移民群体有生动、接地气的了解,现为兰里某公立高中国际留学生部助教,中国国内多家媒体撰稿人,专栏作者,致力于向中文读者介绍加拿大文化教育传统习俗、政策制度等等。“把我所知道的加拿大介绍给更多新朋老友”是其最大心愿。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8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您好!想去兰里读高中,想和您取得联系。请告知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