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刘云枫:西方人认为,除去耶稣基督之外,任何人都不是全知全能全善,每个人或多或少,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要有缺点,即使很小,也可能发展成大的。所以,只要是人,大家都一样,都是平等的。在这一点上,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也一样。并不因为一个人受了教育,他就完善了,他依然是有缺陷的。所以,教育的作用,仅仅是修正了人的部分漏洞,而不是弥补了人性之恶的全部漏洞。即: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也是平等的。
因为人人平等,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领导者,并不是因为他受了什么和多少教育,而是每一个人机会均等。所以,大家看,古希腊的很多“人民公仆”,是抽签决定的。
由于有了平等这个前提,教育的作用就单一了、明确了——教育有,且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探求真理。柏拉图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孔子的学生,就不这样。每一个孔子的学生,都在树立孔子的“圣人”形象。比如,子路就给孔夫子拍马屁,说:孔老二的学问就像一座紫禁城,墙太高了,从外面看,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城府很深。我们没见过西方学者,这样吹捧老师的,一个也没有过。不管他是哪一个学派的,从来没有。
为什么?因为,人人平等,再大的学问,也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用来证明上帝之光辉。所以,西方的学者,都很谦卑,甚至自卑。和上帝比起来,由不得你不谦卑和自卑。学生,就更是如此了。
由此,西方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探求真理。所以,你可以看到,西方人对什么都感兴趣,学什么的都有。有些学问,在中国人看来,特别没意思,可是,西方人却研究得津津有味。比方说,去非洲森林里,和大猩猩一起生活20多年。靠什么支撑呢,靠追求真理的信念和乐趣。
如果学术一点,把探求知识分成主体和客体的话,人是主体,知识是客体。中国人的焦点在主体,在人;西方人的关注之处是客体,是知识。这就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关注主体,就要区别人之贤愚高下;所以,且看,所有中国人之间的辩论,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不管是微信朋友圈,还是新闻后面的评论;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谩骂声四起,问候祖宗妇女的词汇登峰造极,无不以人身攻击圆满收场。何也? 中国人辩论,从不为事实和真理而来,只是为证明我比你更厉害!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选拔人才。选拔人才听上去,非常的崇高。其实,这才是中国教育悲剧的根源。因为,选拔本身有一个假设,即:人和人,贤愚不等,“良莠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要通过考试,把好的筛出来,把坏的淘汰掉,就像用一个筛子过滤一样。然后,让“好”的、“好人”去管理国家和治理“坏”的和“坏”人。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价值观。这是所有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都是扯淡。
为什么选拔人才的教育价值观,会带来那么多麻烦呢?
因为选拔,所以,就要统一标准。不然,分不出高低来。八股文,就是这么出来的。现在的高考,也是这个套路。所以,教育部的人、教育界人士,都在谈什么改革高考。全是SB,“没有革命的理论,哪会有革命的实践”,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变,高考再怎么改,也没用。
因为选拔,所以,必然求同;A一个标准,B一个标准,选拔就失去了意义和公平,也就不是选拔了。
因为选拔,所以,必然僵化。求同的结果,必然是僵化。
因为选拔,必然抑制了对新知识的追求。因为,是否“新”,是非常次要的。重要的是,我能否被选拔上。这是从考生的角度讲。因为要选拔,显然不能用没有定论的东西,一定要用现成的、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最好是标准答案。因为,要是没有答案的新问题,可如何判断对错区分优劣啊。所以,考试本身天然地和创新相对抗。这是由考试的性质决定的,别梦想改掉考试这一性质。
因为选拔,使得被选拔上的人,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了社会中的特殊阶层,成为了值得尊敬的人。但“知识分子”真的值得尊重吗?我不认为。不是我故意唱反调,我有严格的逻辑证明的。
西方的教育,则不然。他们在人格上,追求人人平等,而在人的内在禀赋上,却向另一个极端发展,即“求异”——发展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知识构成,正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求异,所以,西方人对考试的态度,也就和我们完全不同。
中国人考了高分,就以为了不得,以为自己成了状元;西方人认为,那什么也不能说明,或者,顶多说明,你的记性好、重复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能力强,仅此而已。因为,考试从来没有在人类的全部知识库中,增加任何一点边际贡献。成绩再好,也是对前人知识的应用。或言之,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不过能证明自己和人类的无知,仅此而已。
刘云枫,男,天津大学劣质毕业生,还在北京交通大学混了一个博士。本是自动化专业,可听不了电动机之嗡嗡声,改行写程序;程序写不下去了,转写文章。妄想以科学思维,阐释历史、社会和文化,其实是一场梦。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