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总有华人看不得中国拿奥运金牌
外行看体育比赛一定要有“自己的”运动员才刺激,看“别人的”队比赛总是差点意思。加国华人看奥运有双重乐趣,即为加拿大加油,也为中国队打气。现在奥运会热热闹闹,大家都忙着找乐子,但也有少数华人忙着“黑中国”。其中有的人是“专业黑”,只要和中国有关逮什么黑什么,连奥运都不休息这叫敬业,只有佩服。有的人却是“盲目黑”,也不知道自己在黑什么。
外国人黑中国很多是不相信中国人的体育能力。奥运会比赛不是谁想去就去,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行。现代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直到1932年才有一个中国人参加了奥运会比赛,也就露个脸而已。直到1984年,才有第一个中国人拿到金牌。所以外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人体育不行,也就是“东亚病夫”的意思。很多中国人不知不觉也接受这种观点。所以中国人拿金牌违背“常理”,引来各种“黑”。
记得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找我们教授做一个课题,目标是分析出中国运动员服用了什么新型兴奋剂。因为经费非常可观,教授认真准备计划。作为该项分析技术的主要发明人,我参与了技术材料的准备。但是,等到联邦政府官员来考察实验室以敲定拨款的时候,教授给我放假了,也就是回避一下,怕露出一个中国脸搞砸了拨款。这个项目应该是好几个美国实验室同时进行,结果什么都没查到。为什么美国要花费巨资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不相信中国人通过“正常”训练能取得奥运冠军。潜台词是中国这个人种不行。
打破对中国人在体育能力上的种族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奥运金牌。所以中国有一个奥运金牌战略。就是国家出钱培养有希望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有评论员说中国的奥运金牌战略只垂青达官贵人的子女,这就违背了基本事实。中国的世界冠军中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也没有省市主要领导的子女。为什么?因为体育是要有天赋的。就算你爸是李刚,跑不快就是跑不快,即使每天在你身上砸一亿也不行。所以教练员不会跑到中南海寻找培养对象,而是哪里有人才就跑到哪里去挖。中国的奥运金牌战略为有天赋的穷人开辟了一条出路,也许是中国最公平的政策。
有人说中国的金牌战略影响了全民体育。实际上正是因为奥运会的金牌战略,吸引了更多人参加体育运动。中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每年都有运动会,甚至公司都有运动会。有人说外国体育如何如何“大众化”。请问,你出国以后参加过一次体育运动会吗?你知道国外的小学、中学或者大学有运动会吗?国外确实有很多人运动。我过去工作的公司每个星期有踢足球和打冰球,但那是公司付费的“福利”。实际上国外免费的运动极少。你说网球场?那是因为你有钱住在那个小区。在北美如果没钱你玩不起体育,也就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体育天赋,当然就得不到有钱人的赞助进一步训练和参加比赛。所以国外出身贫寒的世界冠军并不多见。
中国的奥运金牌战略将中国的体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已经开始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也就是体育商业化。希望不要像足球那样,钱赚了不少,水平老是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