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蹦出个傅园慧:从英雄到普通人再到“正常人”
但凡学过中学历史的国人都知道,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是许海峰,时间是1984年,项目是射击。
这使许海峰够格与历史教材中的其他“民族英雄”并列——在“抗击外敌”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是的,那个年代需要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国家长期积弱,人民生活清贫,大大小小的运动整得国民精神气质过敏,开眼望世界又发现巨大差距……这时站出来一位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打倒”了洋人,弥补了国人心理中急需的认可,既是外部承认,也是内部释怀——我们中国人,不孬!
随着金牌数量的增多,国人渐渐开始习惯,媒体则早早嗅出端倪,将运动员报道的内容,向其日常生活延伸。媒体不再着力塑造运动员从小刻苦训练、一心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形象,而是试图寻找运动员在赛场之外的普通人形象。这一转向是媒体关注“非常态”的天性和自觉,当所有人都关注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英雄形象成为了“常态”,普通人形象反而成为了“非常态”。在“普通人式”的报道中,媒体一方面希望将英雄还原为普通人,另一方面又暗示着英雄都是由普通人成长起来的,鼓励着更多的普通人梦想成为“英雄”。
然而,运动员民族英雄的角色从来不是自封的,而是国家需要,以及自觉承接了这种国家需要的媒体和国人为其塑造了王座。他们本只需要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扮演努力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角色,在日常生活的后台原本就是一名普通人,但随着媒体取景的范围扩展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国家需要和国人期待并未完全抛弃民族英雄情结时,他们不得不在后台同样扮演与前台一样的民族英雄角色。运动员体育竞技前台与日常生活后台的区分被打破,他们在前台角色扮演的失利,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日常生活——李宁败走汉城被国人寄刀片、上吊绳,要求自杀谢罪;刘翔两度退赛被国人持续辱骂,女友演戏也成了间接攻击的靶子。
直到这届奥运会,突然蹦出一个画风和以往运动员完全不一样的傅园慧,红遍了社交网络,也收获了国人的喜爱。这是传统媒体始料未及的,他们拥有丰富资源和素材,却未加工成最受现在国人欢迎的产品。社交媒体的发达,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能力,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找到符合自己胃口的东西。社交网络上,有关奥运会的各种主流、非主流信息和观点的碰撞,以及长期培养的碎片化、轻松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傅园慧“天然自我不做作”的表现正中现在国人的内心需求。
主流媒体随之纷纷跟进,央视新闻也按照国人喜欢的形式摘出傅园慧的“金句”作为传播亮点。或许可以乐观的预期,今后媒体中的运动员报道将会出现一个“正常人”形象。
实质上,前者是从英雄到平民的逆反视角,后者则是从异化到本我的人文视角。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中,认为劳动产品本是属于人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厂里劳动的工人反而受到其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的控制。如果将此种异化的视角应用于体育界,则可以说体育竞技本是属于人类的娱乐方式之一,却因为太多原因,从客体异化成为控制运动员扮演角色的主体。彼时,从运动员到媒体到国人,都受限于时代和社会结构——运动员惮于表达“似乎”与国家荣誉对立的个体个性,媒体和国人更是难以理解运动员怎能简单满足于预赛成绩,不去决赛拼搏一块奖牌回来?由傅园慧始,无论媒体、国人、乃至运动员自己,都足以认识到,应该由“运动控制人”的状态,回归到“人享受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实,运动员一直都是“普通人”和“正常人”。我是一名排球运动爱好者,也是中国女排的球迷。每当我叹服于她们高超娴熟的球技、坚毅果敢的眼神以及令人称羡的身高,她们扎马尾用的色彩丰富又艳丽的皮筋,却一直在提醒我:她们也只是十几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啊。2015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晚会上,全队身高最高(1.99米)、打球气势最凶的袁心玥身着一身粉红色洋裙亮相,更是透露出少女世界的一份可爱。
在特定的年代,国家需要运动员扮演民族英雄的角色,媒体和国人也习惯于用民族英雄的角色期待来要求他们,以至于他们也习惯于在媒体和国人的关注下,不自觉表演出符合大家期待的状态。那时的李宁,是英雄,所以国家、媒体和国人不允许他“憾失金牌”,于是自己也痛哭流涕;那时的刘翔,是英雄,所以国家、媒体和国人不允许他不战而退,于是自己单脚也要跳完全程。而傅园慧诞生的此时,我们已经不再那么需要英雄,我们可以接受普通的、正常的运动员,我们更加喜欢自然的、真实的运动员。
随着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奖牌去证明这个国家怎样,随着我们懂得欣赏运动员追求个人和人类突破极限的体育之美,运动员更能随时随地成为自己,普通的、正常的自己,不再为成为英雄而苦恼,轻装上阵,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