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华人男女比例失衡的成因(母系领录篇)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伯爵奇士

  据说温哥华女人很多,比男人多很多。按华人比例,也不必说据说了,明摆着。每次聚会,只要你稍加注意,女人们群“雄”毕至,男哥们“凤”毛麟角。咋这么说话呢?女“雄”强之势,男性成“凤”,说法有些乱是不?

  加拿大男人这么少?快赶上乌克兰了。原因何在?有的说男人强,女人就会生女孩。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温哥华华人男女比例失衡的成因(母系领录篇)

  当女性身体强壮,日常多吃肉类食物,善于接纳精子中Y染色体,生男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同时生男孩也要求男性身体强壮,决定生男孩的关键是因为男性精子量多少决定的。

  反过来说生女孩常因为男人精子弱而出现的。你能说男人强就生女孩吗?

  所以男女在年轻的时候,双方精力旺盛更容易生男孩。当然事情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当一位强大的男人产生出来众多Y染色体,无论是质量和强力都够,生男孩已然胜券在握,但是很少却也不强力的一个聪明X染色体,走了捷径首先与卵子结合,或大有龟兔赛跑的味道,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温哥华华人男女比例失衡的成因(母系领录篇)

  所以懂得概率懂得一些知识的人大可不必埋怨哪一方。曾经很多男人总是怨女人不生男孩,女人在巨大的压力下,男人在极坏的心理作用下,男孩更不容易降临。

  这里并不是讲生男生女谁是谁非的问题,更没有男权思想意识。

  当然笔者更不是这方面专家,遇到具体问题还是找专业人士为好,别因为我想写文论事而有人找我咨询如何生男生女的问题。

  在国内,男人本来是比女人多,大概的比例是51:49。那温哥华华人女性怎么就大大超过男性了呢?

  前些年大量农民工在城市涌现,农村出现极多的留守妇女,男人也多数是老弱病残。小市县往大城市迁徙,也涉及到工作调转和家庭再分工的问题,出现大量两地分居情况。这些还好,毕竟都是在国内周转往还,大多数家庭生活稳定,性状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最近几年华人汹涌澎湃的往国外涌入,看到《动物世界》那些动物群体震撼人心的迁徙过程吗?这种大迁徙激活了生物的进化,也会遭遇挫折和巨大的考验。人类更是有思想的动物群体,只要世界的大门打开,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进而冲破阻碍和桎梏付诸于行动。华人也如此,那些资产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分析国内外诸多有利和不利因素,很多国人选择到国外生活成为华人。

  就温哥华而言,男人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一如继往地承担经济来源。移民后还要在国内守业经营。而很多政府官员和土豪等也选择让妻子儿女在国外生活和学习,自己在国内从政从商。女人留在“温村”,甚至真的到某些村镇去。好像是个轮回,从中国农村出来再来到外国的村镇。甚至中国一线大城市来到农村也乐不思蜀了,把孩子老婆安顿下来,自己又回到国内打拼去了。男少女多的比例差就不言而喻了。

温哥华华人男女比例失衡的成因(母系领录篇)

  当然还有很多具体情况,在此不一一细研。但不管是哪种,从比例来讲,绝大多数男人选择在国内。

  假如说加拿大男女比例是1:13的话,华人男女比例差距就会更大。

  温哥华华人女性占据上风,更多的展现自己,在参政竟选政要中,一点不输给男性,在某些华人社团中都是女人担当重要角色,出来讲话的也都是女性居多,自信满满地大谈特谈正能量,爱国主义,道德观价值观,而一些华人大妈更是扎堆儿挤爆巴士车,樱花树下占满了华裔女人,那些艺术特长班里几乎是清一色女性……难道温哥华华人群体变成了母系氏族社会了?

温哥华华人男女比例失衡的成因(母系领录篇)

  真就差不多,要从娃娃抓起吗,很多都是母亲带孩子在国外生活,华人母亲过度的细致入微,这个小心那个注意,这个危险那个不行,关爱和灌输力造成孩子的禁锢和怯懦。因为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多数母亲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自我控制力较弱,喜怒哀乐转变得很快,这样很多“关爱”到孩子身上就是破坏,男孩也变成女孩性情。很多华人孩子是既依赖父母又反感父母,依赖是在母亲的教导下形成被溺爱的习惯,反感是母亲不能够理解孩子们身心的需要,以国内的思想指导在国外的孩子,母亲越是关爱孩子,孩子越缺爱。

  关于婚姻,很多不在一起的夫妻,感情势必淡漠,疏就可能产生离。

  这样温哥华剩女势必会很多……

  (下篇待续……温哥华男多女少,是不是渣男的天堂 ?)

1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很多年前就知道,温哥华是大奶村, 洛杉矶是二奶村。 男人们在温哥华不容易找工作,留在中国挣钱。

  • 游客屏蔽

    Men are flooded to where jobs are. There are not many decent jobs in Vancouver. Very simple.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