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让我在加拿大长大

温房网+-

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让我在加拿大长大

  移民加拿大的家庭,当初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是从很多方面综合考虑了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福利制度、医疗水平等等,这其中一定有的原因,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

  选择移民加拿大前,经过了一番比较;移民加拿大后,午夜梦回之时,也难免会纠结: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么?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相比海这头不声不响的加拿大,感觉步伐要快得多。

  “我们移民到底移对了么,孩子在加拿大是否有个更好的未来?”成了很多人心中反复问自己的一句话。

  一位移民二代致父母的话中,给出了答案“我喜欢加拿大的生活,谢谢你们让我在加拿大长大!”

  像许多移民加拿大的人一样,一对来自波兰的夫妻被自己的梦想和环境所驱使,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开始新生活。由于第一代移民,没有前一代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有着很好的盼望,也有着最坏的担忧。到底生活会因为移民有多大的改变?而孩子能否因为移民加拿大而改变了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发展得更好,过得更幸福?将来会感谢,还是抱怨移民的决定?

  幸运的是,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得到了解答,孩子写了封信,对父母说“当你们在90年代初,来到加拿大的时候还不知道,你们已经给了我和弟弟一个父母能给的最好礼物,因为你们选择了加拿大。来到一个与原来国家拥有不同文化的新国度,是多么不容易,以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交换另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多亏了你们承担的风险,我可以选择做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成为的那种人,无论我决定如何定义它。我拥有一个你们一直想要我拥有的生活。如果我生活在其他地方,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封信被刊登到了当年的英文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因为来到加拿大,让他们和孩子都有了更好的生活。

  更懂得感恩父母 更热爱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才意识到,由于移民到另一种文化和语言的国家,父母作为成年人,难以改掉原来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努力寻找工作、接受新教育、为家庭奋斗,是多么艰难,“我对你们的韧性感到敬畏”。

  也许很多移民二代都开玩笑嘲笑过父母的英文发音,不理解他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但他们也清楚地知道,父母当然受过教育,只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教育,所上的学校也不是加拿大这样的学校,对这里的许多事情不熟悉。“爸爸妈妈,如果我是你们,我不一定能比你们做得更好。”

  加拿大学校都会有到老人院演出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天真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学校还会专门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组织的活动,比如grandparents day,就是要孩子们给他们表演节目。让孩子们充分接受“家”文化的教育。

  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事物,也是联系人类之间关系最坚固的纽带。在家庭观念上,北美可能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地区了,这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虽然加拿大和美国对新鲜事物都非常包容,但在社会伦理方面,它要比亚洲和欧洲保守许多。尤其是家和社区的概念,极为重视。这里的人就算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一个人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人度过。

  如果说加拿大重视“爱”的教育,这些教育潜移默化的来自于家人的陪伴和厮守,来自于邻居、朋友的扶持帮助,甚至来自街头一个陌生人的微笑。所以,往往一个相对简单的社会,会换来更加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让我在加拿大长大

  更尊重个体的差异 更包容多元文化

  孩子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表示,“对于加拿大的移民来说,事情不总是十全十美的。”但令子女感到神奇的是,“尽管你们为了给后代创造现在的机会,做出了种种牺牲,但是一个你们从来没有牺牲过的事情,就是你们的文化。”

  的确如此,现在众多华裔第一代移民,辛辛苦苦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庆祝,穿着传统服饰参与社区活动载歌载舞。如今的华裔父母比原来老一代移民,更加关注孩子对中文的学习。

  作者还在信中提到,许多来到加拿大的移民,不管他们的背景如何,在这里都会找到一个特定族裔的社区。在那个社区,你可以和同胞一起说自己的语言,保持自己的传统,而不担心被孤立。

  正如信中所说,加拿大的伟大之处是,移民个体的差异性并没有让他们减少些什么,而是显得更加拿大化,因为加拿大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如果没有多元文化,加拿大就不像加拿大了,所以无论是移民二代,还是移民一代,都没有必要隐藏自己的差异性。

  学校的每个班级里都有各种肤色的孩子,有欧裔、华裔、韩裔、日裔、非裔、拉丁裔等等各个族裔,而华裔中又包含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移民。他们从小就在各种肤色、文化和语言中长大,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朋友。

  从微观的角度讲,他们从小就见怪不怪了,多多少少都了解各个族裔文化。从宏观的角度讲,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基本规则就是尊重,尊重彼此的不同,是加拿大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前提。

  更多的自由选择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英文化在中国,更广泛一点讲,在亚洲自古以来备受追崇,万人争过独木桥的惨烈在当今神州大地演绎得更加变本加厉。

  在一个推崇只有爬到更高阶层,才有资格体会尊严、富贵、名声、人生价值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够摆脱这个枷锁。

  望子成龙本身没有错,但到底什么是“望子成龙”?定义在哪?在加拿大,“成龙”可以不只是一个模板,孩子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将来是呼风唤雨还是平平淡淡。

  西方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社会精英,而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让大多数人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内心富足,守法的公民。

  城乡、教育、机会的不等,不影响公众的快乐与满足。这样的社会机制和氛围让普通人少了迫切希望改变命运的赌性。

  每一个人对幸福与快乐的理解不同。人的一生幸福与满足感的程度,不完全与爬到金字塔顶端的哪一层成正比。

  人性的尊重与自重,爱与包容的文化,相对公平的竞争与获取,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让普通人更容易享受平凡的家庭生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