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蒲公英综合报道:在加拿大很多华人甘愿放弃自己在国内辛苦打拼的一切,送孩子到加拿大接受教育。

  北美独特的“快乐”教育理念,很多华人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一位很很看中西方教育的华人家长,以自己的孩子为例:“我的两个儿子,中学大学都是在温哥华读的。他们的学业并不像文中说的那么紧张,我也从来不逼他们。但是小儿子读书时全考满分,工作两年后还去读了博士;他哥哥毕业后工作单位很不错,做了很多年后又辞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挺快乐。”

  按照这位华裔妈妈的说法,在加拿大养孩子,自己没有太逼孩子,孩子也自由发展没有太大压力,最后都实现了人生梦想。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还有一位妈妈感慨:“还是加拿大更适合养孩子!”这位妈妈说,大儿子在中国上的小学,“压力特别大,每天写不完的功课,各种抄写,非常紧张。感觉这边还是更人文一点。”

  她指出,论基础教育,加拿大的小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是比不上中国孩子的,但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小学阶段,孩子从学校学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应该是知道如何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兴趣、培养领导力等。这一点加拿大的小学就做得更好。”

  不过,她也承认,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也会相对紧张,“这边的孩子从小也会参加各种兴趣班,钢琴、滑冰、游泳……都很忙碌,到了中学阶段,面对升学压力,成绩不能掉,也会参加补习班,而课外活动也要继续,他们也就更忙了。”

  其实对于中西教育的比较很难从不同角度分出高下,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思考:分数和快乐那个更重要?成功的定义就是财富吗?....很多时候,人民在一些访谈节目中也看你到过类似的中国教育制度的许多弊端的观点,抨击许多大学校园已如公司讲的全是一个“钱”字。不只是大学,提到幼儿园,也不乏一些让人失望的例子:一位毕业生送3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哭闹着、在门口抱着妈妈的腿不肯进去。这时幼儿园阿姨出来,孩子一下子爬起来,擦干眼泪,对阿姨说:“老师,我来了,可想你了!”

  很多人感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大环境里生存。”

  也许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的感受,但是很多家长还是选择送孩子们接受不同的教育。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原因很简单,就是不为孩子将来成名,但要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两种教育方式最大区别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那么,在中国和在加拿大受教育,分别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有教育专家指出,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在这种发现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教育多为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

  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再如教学过程。西方教育大多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

  对于学生的疑问,通常会鼓励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记笔记,牢记课本答案,这是一种单向性的灌输式教育。

  36张图,犀利揭开中西方教育的残酷真相

  记得高晓松有一次在《奇葩说》里“炮轰”过清华博士学霸梁植。梁植是清华的风云人物,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清华校园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在参加《奇葩说》时表达了他的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同为清华毕业生的高晓松当场不留情地说:“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也许很多时候对于东西方教育差异性的对比略带偏见,但却直观又犀利地就把中外教育差异表现了出来。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篇来自著名教育学者——钱志龙的很火的文章《熊掌和鱼:略带偏见的中西方教育比较》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你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准备,都要承担最终种瓜得瓜的后果。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师准备的。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老师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像公交售票员一样被淘汰。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找到每个孩子胸中那个小火星,给Ta氧气和空间,Ta就会熊熊燃起。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面对不可知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更努力。作业不在量,在于做什么。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厨师在做菜的过程中能尝出问题并及时修正就不至于招到食客抱怨。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比起长期蒙辱的“差生”,那些承受着莫大压力的“尖子生”更让人担心。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找到答案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大人们习惯性的把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徒劳的希望传授给孩子们。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学生用血泪换来升学率为学校赢得声名从而吸引更多忍心的家长。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比汇报演出更重要的是孩子受用终身的跨国界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操。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特长决定了你能否在北美高中和大学幸存下来。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只有发自肺腑,用心用智的援助行动才会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度。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如果通过做题就能培养文学修养,那也难怪好作家纷纷退出作协。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因为孩子一年级就能做三位数的加法永远得意下去吗。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与其过早空谈爱国主义,不如让孩子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怎样管理它。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通过付出获得的成长的价值远远高于通过索取得到的成绩上的进步。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我们需要更多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不是马屁精,告密王,小官僚。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拿到钢琴十级证书的那天,TA可能开始憎恶音乐,这和高考是一个道理。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永远不要把学习放在玩的对立面,其实误用时间比虚度光阴更可怕。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高考后的那个假期,Ta终于有时间读书、旅行、弹吉他、思考、做白日梦。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温饱之后,是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挑战和必要的帮助了。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如果你不能靠主观意志阻止它的到来,倒不如按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如果真的不想让孩子蹭破一点皮,就让校长把体育课和春游取消吧。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如果你用车的牌子来定义你人生的价值,你的孩子一定也会这么做。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如果一部电视剧成了中国生存手册,学校将培养出丛林中的动物之王。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其实,由学生亲自向爸妈演示这一年的收获常常让家长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犀利对比!送孩子到加拿大读书 华裔妈妈吐血心声

  这些,是否道出了温哥华华裔家长的心声?

  无论从教育形式、方法,甚至教育的本质来说,中外教育都是极不相同的。

  且不说哪一方相对更好,哪里都可以培养出人才,但究竟教育会对孩子产生何种影响?这或许是每位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