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PK 苏格拉底

温哥华港湾+-

孔子 PK 苏格拉底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刘云枫: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有点像关公战秦琼式的无事生非。毕竟两个人,相隔十万八千里,好像两个世界一样遥远,也像两个世界一样反差巨大。可是,今天的世界不一样了。今天,地球是一个村。中国在经济崛起之后,也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比如,孔子学院像连锁店一样,开了好几百家了,比更早一步的华人街还多。一次课上,一个学生问我:儒家学说能否一统全球?

  我没有回答,也不好回答。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曾有一个小女孩写信问爱因斯坦,地球还有多少年寿命。爱因斯坦回信说:地球已经有了四十六亿年的寿命了,至于以后还有多少年,我们走走看吧。

  对儒学能否统一全球,我的意见和爱因斯坦一样:走走看吧。

  在此,仅提出一个比较框架,文章篇幅所限,只能做有限评点。

  第一,孔夫子的教学法是问答,苏格拉底的教学法是辩论

  孔夫子“述而不作”,《论语》是其言论集。学生们有问题,孔夫子有答案,至于答案是如何得到的,孔夫子秘而不宣。这种模式,和现在的新闻发言制度很像。孔夫子就是“新闻发言人”,也是一本天然的标准答案集,学生有问,夫子有答。是问答,而非辩论。夫子的回答,就是最后的结论了。因此,在《论语》中,孔子是所有话题的终结者,孔子说完,就再也没有辩驳的余地了。

  孔夫子是万世师表,今日中国的“一言堂”,怕是和孔夫子脱不了干系。今天中国的学生,无论大中小,都把老师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肇始者也非孔子莫属。

  真理越辨越明,显然,孔子的教学方法既不先进也不科学,这并不是以现代的眼光苛责孔子,和孔子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所用的就是辩论式教学。

  苏格拉底之辩论式教学法,在《苏格拉底的最后箴言》一书中,有最好的体现。全书,就是一个对话,苏格拉底并没有给任何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他在启发学生,如何寻找一个获得真知的正确路径。有兴趣的读者,一定去看一看《苏格拉底的最后箴言》。

  若是比较《论语》和《苏格拉底的最后箴言》的话,《论语》是片段、是言论集,两个段落之间,既没有前后之关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箴言》是一本书,自始至终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描绘了通过思辨寻找定义的精确内涵的途径。

  孔子的“一言堂”,苏格拉底的辩论,哪一个更好呢?

  第二,孔夫子的学问限于人文范围,且,自己画圈,使奉其为圣人的后世学者,不敢突破这一限制。苏格拉底的视野,在于追求真知,无所不包。

  孔夫子的学问,在于“用”;礼、乐、射、御、书、数,除去“数”,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意味和筹划、计算的功能之外,其余的五艺,都是直接应用的。如果做一下更严格的划分,则孔夫子的学问,意在回答“如何”,是How,是技术层面的;

  苏格拉底开创的古希腊学问传统,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实用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其学生柏拉图开办了柏拉图学院,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教的学问有什么用?柏拉图并不回答他,而是马上通知教务处长,给这个学生一个银币,让他开路。

  换言之,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也不是不关心“如何”,但是,比较起来,他们更关心的是“Why”,是“为什么”,是外部世界的事实以及隐藏在其后的规律是什么。

  为此,孔夫子所引领的中国学术原则,是学以致用,没有用的学问,管它干什么呢?西方的学术精神,是追求真知。至于这种知识,是否有用,是在其次,甚至是无人在意的。

  这是否是中西学术以及文化的分水岭呢?或许是的。

  第三,孔夫子之后,没有超越他的学生;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越往后,水平越差;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体系的创立者,其学术成就超出了师爷苏格拉底。

  孔夫子三千弟子,却没有一个超过他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代在进步,人的认知能力也在进步,学生超过老师是一个历史的铁律。当然,我们不是说孔子的下一代弟子一定要超过它,而是说,在儒学诞生2500年的历史之中,始终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达到或者超过孔子,孟子、荀子、程朱理学,一代不如一代,越往后,水平越差。这种现象,或许说明孔子不是一个好老师,也可能说明儒学没什么可研究的,否则,不会这么多代人,都出不了像样的成果,都不能超越他们的祖师爷。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直系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直接弟子。西方智者的第一人,是苏格拉底,但是,西方学术的奠基者,毫无疑问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的知识分类体系,至今,还是有效的。且,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律以及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地质学方面,都有开创性的建树。

  显然,苏格拉底是开创者,亚里士多德是集大成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篇幅所限,以下条目,述而不论——我是中国人,也是孔夫子的间接门徒,以此向孔夫子致敬吧。

  第四,孔子对旧有文化是站在美化、保守的立场,苏格拉底则采取怀疑批评的态度;

  第五,孔子是一位救世型的人物,企图以“礼”拯救世界和大众;苏格拉底则是一位智者,它教给人们如何以个人的理性思考分辨是非并找到各自追求幸福的道路;

  第六,孔子重内省,以求生活的合理性,其儒学体系着重实际而与科学的思辨无关;苏格拉底重定义,以求思想或知识的确定性;

  第七,孔子是“在朝”的,苏格拉底是“在野”的;

  第八,孔子迷恋官位和权势,苏格拉底则保持学者的独立性;

  第九,孔子寿终正寝,苏格拉底则殉道而死。

刘云枫,男,天津大学劣质毕业生,还在北京交通大学混了一个博士。本是自动化专业,可听不了电动机之嗡嗡声,改行写程序;程序写不下去了,转写文章。妄想以科学思维,阐释历史、社会和文化,其实是一场梦。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旧约圣经《创世记》的简介中,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人如何形成,如何堕落。神的审判、神的拣

  • 游客屏蔽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 游客屏蔽

    真的很可怜。现代人不只看不懂古文言文,连白话也看不懂。前面提到。“这句话并不是只讲人的这一生”,小小孩子的时候已经不是“人之初”。人出生后100天以内。可能还有一点人之初的表现。100天后,已经有污染了。而且,我们出生的时候已经不是”人之初“了。我们是再来人。一个充满坏习惯的人。就是圣经上指的 “罪人”。 "人之初“ 是指亚当夏娃或者还要更以前我们。"性本善“ 的”性“指的是我们的“自性”或者叫我们原来的灵魂。六祖慧能大师说的这四句就是指“自性”或着“人之初”的本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1233663.html) , 什么都没有才是真正的人之初。也就是佛家讲的“大善"! 所以, “人之初, 性本善”。 人不是只有这一生。 这是一个二次世界大战美军飞行员轮回的真故事。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1209795/Reincarnated-Our-son-World-War-II-pilot-come-life.html

  • 游客屏蔽

    小小孩子手上拿着玩具或糖果,大人逗孩子玩,伸手假装要玩具或糖果,十有八九的孩子不给他们手上的东西给大人的,折射着“人之初,心不善”的人性,人的善良大方乐观与性格有关,孩子后来的习惯养成与父母家庭教育有关,而父母的教养与他们的教育程度,社会制度、和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传统价值观有关。

  • 游客屏蔽

    今天的中国人(包括我本人)很可悲。文言文不会了。看了祖众的宝书也不能理解。孔子不是一言堂。孔子的“述而不作”是说 他说的是真理--古人(比孔子还要古老)的真理。 真理是恒古不变的。可以留传万世的。他本人只是转术/传话, 没有加进他自己本人的意思。《三字经》的第一段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这句话并不是只讲人的这一生, 这是道家讲的“无极". 指人最最开始的时候。“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像, 四像生八卦。 然后, 从八卦生万象(无限)。白话的意思是。 很久以前。 只有无极 (什么都没有)所以人性本来是善的, 只因一个迷失, 或者有一个不善的念头就变成了“太极”(变成了有了)。 太极是一。 然后又从一变成二 (两仪/阴阳)。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更白话的意思是。从没到有,再到无限(的种类)。所以三字“经”是一经典。如果孔子不是圣人,是说不出跟“道家”一样的见解。而且还是真理的第一句。

  • 游客屏蔽

    有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