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归国随想(下)浮生若梦三十载之岁月无痕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小胖:90后的已经结婚,00后的开始谈恋爱,而80后的还仍然单身。这句话曾经只是一句玩笑,然而逐渐却变成了现实。当年还被大人们认为是“娇生惯养”的80后独生子女都到了成家的年龄,伴随着家人的催促、干涉和旁人的眼光,这一代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爱情、亲情和友情都有所改变,特别是在海外游学多年的人和一直呆在国内的人也有明显的不同。

  “知道吗?Z和他的前妻复婚了,他们又重新在一起了。L二婚的老婆给他生了个胖娃娃。”当同学聚会上聊起这些“八卦”的话题时,当年的同窗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变化让我感觉有些“信息量略大”。家里有孩子的男同学大都在抱怨娃儿出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而女同学们则在七嘴八舌地谈着和婆婆相处的窍门,以及带孩子的心得;还单身的同学们则是一脸的无奈,天天被七大亲八大姨们追问什么时候成家。

  你想结婚吗?

   我一直以为温哥华是女多男少,国内反之。没想到一回去,国内和温哥华差别不大,大龄单身待嫁的女孩子比比皆是。因为都是独生子女,这真的是“伤不起”的一代。在国内结婚,房子似乎是永恒的头等要素,伴随着满城大街小巷的楼盘广告,你就知道有一套房子对于找对象是多么的重要了。很多地产商打出广告:选择三房户型,实现三代同堂。又或者是:情人节的最好承诺,选择XX上院,锁定幸福。在很多相亲大会上,女方的父母甚至都会问:“你家住哪个区啊?家里房子有几个停车位?”似乎一个可以安家的房子重要性超过了对方的性格、品德这些因素。如果相亲起来,“家里有几套房子”似乎会让人更有底气。

  其实,在温哥华也一样,在我们华人眼里,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也要建立在足够的经济物质基础上,有一套房子的要求似乎也无可厚非,只是日趋升高的房价着实让那些靠自己能力在温哥华奋斗的男男女女们大喊吃不消。况且,在温哥华做房奴不会那么简单,除了房贷,每月的管理费用、地税等各项开支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

  然而,在温哥华,房子在择偶观中的比重不是那么大,因为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是不同族裔。因此找到生活习惯相同的人就不太容易,东北人也许吃不惯南粤的甜食,同样上海人也许接受不了大西北的做事风格。特别是很多女孩子出国多年,不少人的父母都还是希望她们找一个会说中文、懂中国文化的人。因此相同的文化背景,类似的成长经历在根本上决定了两个人是不是有共同语言。谈恋爱和走进婚姻是完全两个概念,在大温,有很多30左右,工作收入稳定,有房有车的单身女孩子,大都是自己一个人经历了在加国坎坷的岁月磨炼,因此非常独立,也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不少人不愿意为了对方去改变自己现在的状态,这也是这里单身女孩较多的一个原因。相比之下,同龄的温哥华男孩都希望找20多岁大学刚毕业的女孩子,可是他们是否又能确定镇住那些女孩爱玩的心呢?

  爱是恒久忍耐吗?

  婚后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平淡淡。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觉得白开水一样的消磨实在不是自己想要的感受。在国内,那些曾经艳光四射的靓女们在婚后都围着家庭围着孩子转,很多人都觉得失去了自我。如果大家能登上国内的综合论坛BBS,最火热的讨论版永远都是关于婚后的生活,那些家庭的琐事,那些因为金钱,感情而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婚姻。在不少80后的眼里,当婚姻出现了问题,他们不会像前辈那样地去修补和反省这段关系,而是宁愿“一言不合,一拍两散。”婚介所的会员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贴上了“短婚未育”的标签。

  相反,在温哥华,婚姻关系就要稳定得多。首先是两个人在异国他乡奋斗,能走到最后很不容易,所以都比较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庭,会全力以赴地去付出。加上这里的生活比较简单,有可能受到的诱惑也会小很多,很多人都是基督徒,结婚的时候在神的面前宣誓许下了诺言,彼此都有信仰,都属灵,婚姻也会更加受到大家祝福。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小夫妻的父母平时不在这里生活,只会每年来探亲一段时间。因此两个人如果有什么小矛盾,自己过段时间就可以慢慢消化,如果像国内那样跑回父亲家,那事情只会越闹越大。

  最重要的一点,这里人的法律意识比较强,很多年轻人结婚前都会去律师行签署婚前财产公证协议,以确定将来万一分开了之后财产如何划分。这样双方结婚后即使有矛盾也不必担心如何去算计保住自己的所得,可以说是好聚好散。更何况这里的法律是保护弱者的,因此离婚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一般人在有孩子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去选择结束婚姻。(注:本文图片作者均为西祠网友光影剑客N)

(BCbay.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