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市拟10年建近5万住宅 半数出租 将与收入挂钩

星岛日报+-

温市拟10年建近5万住宅 半数出租 将与收入挂钩

  如何能够有效解决温市房屋难以负担难题?温市府职员周四在一个简布会上指出,问题绝非仅仅增加供应般简单,而是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及其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最亟需的可负担房屋。有大温学者认同这种把房屋供应与居民收入挂钩的策略,但也有学者认为温市应公布更为具体的计划,没有大温区域整体一致性房屋策略,温市仅靠自己的政策难以有效解决问题。

  温市府职员称将于3月28日(周二)向市议会呈送报告,提出加速改善温市房屋可负担问题、可立即执行的做法及长期规划,包括兴建新住宅及如何更有效利用现有房屋。此后,公众可通过公开咨询活动为温市房屋大计提出建议,市府员工将在今年7月向温市议会作出最终策略报告。

  单身房屋欠逾6千个

  温市府周四公布的数字显示,尽管温市努力增加新建房屋的供应量,但仍难以跟上可负担房屋的需求。温市计划未来10年兴建4.78万个住宅,其中约半数即2.68万个为出租房屋单位。而在这2.68万个出租单位中,仅有2,600个单位是年薪5万元以下的单身租客所能够负担。统计显示此类出租房屋的市场需求约为9,000个,租客多为年轻劳工阶层或学生,因此温市至少需要在上述10年间兴建2,600个单位的3倍房屋,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家庭租户而言,年收入8万元以下的家庭租住房屋也面临困境。未来10年温市供家庭居住的住房计划兴建4,250个,但需求则约8,400个,几乎是计划兴建数量的两倍。

  温市府社区服务经理卢埃林托马斯(Kathleen Llewellyn-Thomas)在简报会上指出,温市房屋计划的确面临挑战,10年计划指出温市需要兴建约4.8万个新房屋单位,但目前市府的估计至2026年只能完成2.7万个单位。

  温市府都市规划、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总经理凯利(Gill Kelley)指出,温市将考虑所有解决住房问题的方案,包括在交通枢纽、走廊及近交通动脉处增加出租房屋供应;提高捷运车站附近房屋密度,今年将公布两个捷运中心站开发计划。

  温市还将考虑改变临时土地变更用途政策(Interim Rezoning Policy,简称IRP),改善房屋可负担性效果及效率;调整土地变更规定,为愿意兴建高密度房屋的发展商提供奖励政策等。

  与薪酬挂钩可取 惟应有具体计划

  卑诗大学(UBC)尚德商学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副教授达维多夫(Thomas Davidoff),赞扬温市房屋供应与居民收入挂钩的策略,称这是"聪明的做法";而UBC城市规划学系客席教授甄瑞谦(Andy Yan)则期盼,温市府能拿出更为具体的计划。

  达维多夫周四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探讨房屋供应不能不考虑供应房屋的种类,否则会与市场需求脱节,温市的做法方向正确。

  他说:"温市需要做的首要工作是,重新考虑温市西区的独立屋建筑区划政策,我想市府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解决区内房屋问题另一重要手段是税制改革,对空置房屋收税是个好的想法。"

  甄瑞谦指出,未来10年兴建4.78万个住宅的设想很有吸引力,但问题关键是这些都是何种住宅,温市府应更明确规划。另外,在交通枢纽地带增大房屋密度及出租房屋供应也是比较宽泛的说法,很多此类地方的地盘价格已经被确定,以2017年最新物业估价的高昂价格,如何能在如此昂贵的土地成本上兴建可负担房屋呢?

  甄瑞谦说:"其实房屋问题温市制订政策的权力有限,很多属于联邦及省府的政策范围。温市房屋问题严重,但温市面积仅佔大温区域总面积的25%,解决温市房屋问题也需要制订出大温区域整体房屋计划来互相配合。"

2